8.荆棘正好试利剑(第2/3页)

到了朝歌,虞诩并不急着上班,而是先去拜访河内郡太守马棱。

马棱也是一副同情的表情,看着他,说:“你是一位儒生,本应在朝中任职,怎么安排到朝歌这么混乱的地区来呢?”

虞诩答道:“刚刚接受职务的那天,京城很多士大夫都跟你一样,哭丧着脸来吊勉我,好像是在为我送葬。其实朝歌那帮人,不过是些目光短浅的无能之辈,我虞诩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啊!马棱吓了一跳,说,目光短浅?无能之辈?您凭什么这样说呢?

虞诩微微一笑,说:“你想想,朝歌位于古韩国与魏国交界处,背靠太行山,面对黄河,距离敖仓不过百里之遥。这些强盗空有万人,却不知占敖仓、据成皋,劫库兵,守城嚱,开仓放粮,招兵买马,以断天下右臂,这就足以说明他们是些草包白痴,不足为虑。”

敖仓,在今河南郑州北广武山,自秦王朝以来,号称天下第一粮仓;成皋,即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县西北汜水镇,紧挨敖仓,上有威名赫赫的虎牢关,为兵家必争之地。当初汉高祖刘邦跟项羽争夺天下,就曾在这个地方大打出手。

拜见了郡守领导,虞诩正式上班了。

他到朝歌的第一件事就是招募勇士。

他根据其品行把壮士分为三等:专行攻劫者为上等,好盗窃者为中等,不务正业者为下等,招到了一百多人。

虞诩把这些有过犯罪前科的人召集到一起,先宣布免除他们的罪责,然后命令他们回到造反者或盗贼之中,诱使他们出来攻掠和盗窃。

目送这些人去了,虞诩马上安排军队在预定地点布下埋伏。

谋划很快收到成效,叛乱者陆陆续续到达设伏地点,分别被虞诩击破。

从此,朝歌恢复了平静。

而负责抵制羌人的邓骘,根本搞不定凶猛的羌人,羞愤之下,辞职回家了。

安帝元初二年(115年),羌兵围攻武都(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形势又告危急。

既然虞诩这么牛,邓太后就干脆升他为武都太守,让他去跟羌人对练。

邓太后在嘉德殿隆重地接见了虞诩,赐予丰厚的封赏,鼓励他去跟西羌人玩命。

虞诩率三千兵马去了。

羌人听说汉军来了,早早引兵在陈仓(今陕西省宝鸡东)道上的崤山山谷(大散关)凭险设防,想在这儿给予虞诩致命一击。

岂料,到了半道,虞诩突然不走了。

咦,怎么啦?

羌人沉不住气了,派人去侦探。

原来虞诩害怕了,不敢走了,为了壮胆,他向朝廷提出申请,说要么辞职,要么增兵,不然不走。

羌人一听,乐了,瞧,这么个胆,比芥菜籽还小,还武都太守,还敢来跟我们作对!

知道虞诩不敢来,羌人就解散了埋伏,分头到邻近的县城抢掠去也。

毕竟,羌人和虞诩打的交道不多,还不了解虞诩的为人,不怪他们,以后,但愿他们会对虞诩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朝歌是个贼窝子,虞诩眉头皱都不皱一下,就单枪匹马地去上任了。

这样的人,胆子会小吗?

所谓害怕了、不敢前进云云,不过是虞诩耍的一个花枪。

就是这样的小花枪,就把羌人玩得团团转了。

等羌人一解散,虞诩马上下令士兵日夜兼行,顺利翻越崤山。

而行军途中,他还不忘命将士每人挖两个灶坑,以后每人每天再增挖两个。

将士不解,问:“孙膑减灶行军,你却增灶行军。兵法又强调日行不过三十里,以防备行军途中遭遇伏击,你日行二百里。为什么要这样?”

虞诩解释道:“敌人人多,我们兵少。走得太慢,就会被敌人追上,孙膑增兵减灶是以强示弱,我兵不增而灶增,是使敌人误以为武都派兵接应,因此不敢犯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