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将横阻百万兵(第3/3页)

邓禹是大司徒,位列三公,官爵比冯异高得多。

他勒令冯异配合其出击赤眉。

冯异无可奈何地接受了他的意见。

结果可想而之,砸了,玩砸了。

邓禹大败,他所带的上万士兵,仅余二十四骑脱逃。

冯异也差点被他害死了,在乱军的冲杀下,被迫弃马奔走,翻山越岭,沿着回曲的溪流狼狈不堪地爬上山坡,召集散卒,重新固垒自保。

像邓禹这种抗命不遵、视士兵性命如弃履、一心逞个人英雄主义的败家子,就算枪毙十次都不过分。可他回到洛阳后,刘秀只是免了其大司徒之职,仍封梁侯,数月之后,又拜其为右将军。

没办法,在万恶的封建社会里,人治大于法治,任何人的生杀决免只取决于统治者的个人喜好,什么法律、制度、原则,统统都是狗屁。

再说冯异,他目送着邓禹这个“瘟神”走了,重新整顿军队,与赤眉军约期会战。

这次,他来了手阴的。

决战前夕,他挑选了两千精壮的士兵,让他们改换服装,穿戴和赤眉军一样,眉毛上再涂上红色,在路边埋伏下来。

次日,冯异纵兵出战,直战到太阳偏西,路边的伏兵突然杀出来,因衣服混杂,赤眉军难辨敌我,很快惊溃。

冯异乘胜追击,在崤底迫降了赤眉军男女八万余人。

刘秀喜不自胜,下诏书慰劳冯异说:“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友情提示: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即出于此处)

惊慌失措的赤眉军残部你推我搡,互相践踏着,涌入了宜阳。

而在宜阳,刘秀已经亲勒六军等候多时了。

赤眉军精锐已失,斗志丧尽,忽遇大军,心胆俱裂,刘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请降,奉上了从刘玄处所得的传国玉玺和绶带。

十余万赤眉部众解下的衣甲和兵器堆积在宜阳城西,高度与熊耳山相等。

至此,赤眉军之乱终于落下了帷幕(后来樊崇、逢安不甘心就此退出历史舞台,密谋造反,事未成,被诛杀;杨音、徐宣则在他们的故乡寿终正寝)。

刘盆子任赵王刘良的郎中,晚年双目失明,以收荥阳均输官掌握的国有土地的地租为生。

平灭了赤眉军,刘秀将关中地区交由冯异经营,自己率大军返回洛阳。

冯异兵入长安,大破延岑,威震关中,百姓咸服,私下称冯异为“咸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