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一将横阻百万兵(第2/3页)

听到刘杨称帝的消息,刘秀恨急攻心,暴跳不已。

为了摆平刘杨,他一时还不敢轻易离开权力和政治中心洛阳,左思右想,目前功劳最大的就是冯异,于是派冯异去代替邓禹。

临行,刘秀特别叮嘱冯异:“三辅地区遭受王莽、刘玄更始之乱,又加上赤眉、延岑之暴,生灵涂炭,无所依诉。将军奉命讨逆,对投降的营寨,将其首领送来京城洛阳,遣散小民,让他们回家耕田种桑。记往,征伐并非单纯的掠地屠城,首要的是平息叛乱、安抚百姓。”

而这时的赤眉军因连续遭受延岑、刘嘉的打击,士气低落,长安城内经过他们一轮又一轮的搜刮,已经地陷三尺,再也找不到一粒多余的粮食了。全军上上下下都在叫嚷着要东归青州。

换人如换刀。

当初邓禹是从黄河北岸过汾阴入关中的,一路躲躲闪闪,刻意避开赤眉军,绕过长安,在长安以北打游击。

现在冯异入关中,从洛阳出发,穿过函谷关,堂堂皇皇,直逼长安,所行正是赤眉军返东之路。

在弘农郡,冯异连降十余支盗寇。

再至华阴,与赤眉军前军狭路相逢。

冯异鼓气奋击,杀敌无数,迫降赤眉将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

赤眉军首领樊崇等人听说前军受阻,不由大怒,发起二十余万主力,齐聚华阴,要与冯异决一死战。

面对来势汹汹的强大敌人,很多人犯怵了,劝冯异让出一条路,避敌锋芒。

是啊,兵书上说“归师莫遏”,只要稍稍挪一下身子,让赤眉军回家,就可以轻轻松松地收取关中了。

人家邓禹不就是靠钻这样的空子收复了长安吗?!大功一件啊。

冯异断然拒绝了众将的建议,他深知,一旦赤眉军出了函谷关,就会直接威胁到帝都洛阳的安全。

不错,我是兵少,但赤眉军乏粮,只要我咬牙坚守在此,耗其粮食,挫其锐气,时间一久,必定不战而胜。

在这样的信心和信念的支撑下,冯异愣是把二十多万赤眉军牢牢钉死在了华阴道上,这一钉,就钉了两个多月。

冯异,壮哉!

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刘秀已经派前将军耿纯以巡视幽州、冀州为名,沿途击杀了刘杨。得到了赤眉军东归的消息,他命破奸将军侯进等入守新安,建威大将军耿弇移镇宜阳,以函谷关为中心调兵遣将,进行严密布控。

刘秀严令诸将把守好各路要隘,不要随意出击,他放出话说:“贼若东走,可引宜阳兵会新安;贼若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

这么多将领中,他最放心不下的是邓禹。

为了制止这位不怎么爱听话的“常败将军”轻易出战,他还专门下了一道手诏,告诫说:“慎毋与穷寇争锋!赤眉无粮,自当来东;吾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折棰笞之,非诸将忧也。无得复妄进兵!”

可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丧门星”邓禹接到诏书后便星夜兼程,返归洛阳,从云阳过频阳,渡汾阴,入河东郡,至安邑,抵大阳,到了黄河岸边。

只要再走两日,就可以回到洛阳了。

如果只是这样,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可是没有如果,“丧门星”就是“丧门星”,他在黄河岸边止步了。

听说冯异在华阴和赤眉军玩得这么起劲,他心痒了。

他手下还有万余精兵,想到自己多次输给了赤眉军,输得这么惨,要这么走了,实在太丢人了。

于是他过河北县抵达湖县,要冯异带他一起玩。

冯异对他说:“我与贼相拒数十日,虽获其雄将,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动摇引诱之,难卒用兵破也。主上今使诸将屯于渑池,威胁其东翼,而我击其西翼,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

可是,官大一级压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