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八章 卧薪尝胆(第2/4页)

如果说这些职员的意见无关紧要,各省督军的态度,却是没人敢轻视的重磅砝码。

赵冠侯的通电,如同裁判打响了发令枪,各路督军在枪声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之前就在武穴通电反战,要求和平的冯焕章率先发电响应,称赞赵冠侯高瞻远瞩,胸怀天下,实乃共合武人之典范。我辈刀枪,岂可刺向同胞胸膛?现在泰西战火尚燃,无力干涉我共合内政,正应举国发展经济,强国强兵,休养生息,南北和平,方不负国人期望。

随即,督军工会的成员,纷纷来电附和,称赞赵冠侯的建议高明,大谈前线艰苦以及军人不易。又谈各省经济困难,部队欠饷多日,如果继续战争,则本省经济有崩溃可能。现在和议既已达成,就该按照和约,几下休兵罢战。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各省督军正好免受鞍马之劳,安心捞钱……不,是安心为共合做贡献。顺带,请正府补发拖欠军饷XXXX元,惟盼。

这些北洋实权督军,将正府批评一番,顺带大刷存在感的同时,正府权威,自然一路走低。

这些鸡毛掸子的文字未必高明到哪去,但是他们的签名极有力量,每一份电报的附属签名上,都有几个师长、旅长甚至是团长的名字。这些名字后面,都代表着数字不等的枪杆子。共合正府向来以民住为标榜,议员的话可以不听,民众代表可以不认,但是枪杆子的态度,却必须谨慎对待。

虽然段芝泉也炮制出几省督军坚决拥护正府,誓与南方死战到底的通电,但是很快,上面的签名人,就公开发布电文宣称,自己对此电报并不知情,签名更非本人手笔。漫天飞舞的电报,为共合报纸增加了无数材料,也为电报局贡献了大笔收入,提前完成了本季度指标。

随着电报事件越闹越大,段芝泉的脸色就越来越难看。这些督军明显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这次的通电风波,与其说是支持赵冠侯,不如说是,这些督军们有意看自己的笑话。他们并不喜欢冯玉璋,但也不代表就喜欢自己。如果硬要说他们喜欢谁的话,他们更喜欢自己做主。

本以为倪继冲事件后,山东会成为督军公敌,不想,督军们对于正府的抵触情绪更大。在这么多督军的压力面前,即使段芝泉再怎么不情愿放弃征南,也只能屈服。

京城里正式的命令还没下,已经有人开始请戏唱曲,庆祝南北和平,倒逼正府背书。梨园子弟纷纷抵京,应酬大小饭局,或是在戏楼挂牌卖票。徐又铮甚至请了一出楚汉争,到安福俱乐部来演。

徽班进京,皮黄定音。安徽与京剧渊源最深,段芝泉本人虽然不好皮黄,但是皖系军政两界人士,不乏梨园护法名票,对小扇子的安排大加夸口。听着外面丝竹阵阵,休息室内的段芝泉忍不住道:

“你看看,这些人成个什么样子?在他们心里,我看巴不得希望两下不要打,立刻就停兵,他们才好逍遥自在。连我们自己人都掣我们的肘,这还能做成什么?赵冠侯安徽易督,湖北夺权,按说应该成为督军公敌。没想到,现在各省督军还是买他的账,这未免也过不可思议。”

徐又铮道:“赵冠侯很聪明,他如果真的安排自己人在两湖做督军,肯定有人要出来说话。可是保了王子春做两湖巡阅,兼湖北督军,从表面上,并没有动王子春的位置,还让冯系的地盘,凭空深入到了湖南。这于督军还是冯玉璋,都没什么害处,他们也就不会反对。如果现在执意南征,鲁军绝不会服从正府命令。沿途各省督军,也不会同意借道,道路不通,我们的兵是过去不的。他们这几年日子过的太好,已经不想受苦。再往下打,不管是广西,还是云南,都是远瘴之地,一说到那里当督军,就觉得受苦。四川虽然富裕,可是现在四川听说有上百万军队,几千个司令,好比是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同样没人敢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