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个注定失败的计划(第2/6页)

荆轲当然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因为我们不是他。真正胸怀大志的人物,怎么能为了一时意气而死在这种地方?否则韩信当年何必受胯下之辱?如果荆轲真的怒目而视或拔剑相向,因而与盖聂、鲁句践相斗而死,那也不过就是一介匹夫,死得太不值得,历史也就不会记住荆轲这个人了。

我想此时此刻的盖聂和鲁句践,应该都是志得意满的吧!你看,又一个名不副实的胆小鬼,怎么能与自己相比呢?但是盖聂和鲁句践,你们知道吗?后来正是因为这个你们瞧不起的荆轲,两位的名字才得以传世。当然,你们比另外一个人要幸运得多,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当年那个要韩信钻他胯下的小流氓到底叫什么名字。

历史根本不会去记那些不值得记的人物。沾沾自喜的燕雀,又怎么可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荆轲到了燕国后,有两个特别要好的朋友,一个是燕国杀狗的屠夫,一个是擅长演奏筑这种乐器的高渐离。荆轲很喜欢饮酒,每天三个人总在闹市一起喝酒,酒喝够了以后,高渐离击筑,荆轲就唱歌,哈哈大笑,觉得非常快乐。他们唱完歌以后就抱头痛哭,就像闹市中没有别人一样。

各位认为这几个人像不像疯子?这几个人当然不是疯子,只是怀才不遇而已。大凡才华出众的人,如果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心中必然十分苦闷。才华越出众,心中就越苦闷,最后只好每天表现狂态,用这种方法来排遣苦闷的心情,在古书里这种情形就叫作“佯狂度日”。

当然,这不代表每个发酒疯的人都是有才华的,一千个喝酒的人中也未必有一个是真有才华的人,但这几个人确实是如此。各位从荆轲跟高渐离后面的故事,就可以知道这两个人都是不凡之人,物以类聚,他们两个既然如此看重燕之狗屠,可以想见这个无名之人恐怕也有不凡之处(两人总不会是为了免费吃狗肉吧)。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其之燕,燕之处士田光先生亦善待之,知其非庸人也。

荆轲虽然常常与酒友们厮混,但他的为人“沉深好书”,这代表他有内涵;他周游列国,结交的都是各地的“贤豪长者”,这代表他的人脉关系。各位要知道,这些各地的“贤豪长者”,必然阅人无数,你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谁要跟你结交啊?不信你现在就到欧洲各国,去结交一下当地的诺贝尔奖得主或财阀总裁给我看看。

荆轲最后到了北边的燕国,燕国的处士田光先生也很看重他,知道他不是平庸之人。所谓的处士,就是德才出众却不愿为官之人,这种人在中国文化里往往更受到朝野的敬重。盖聂和鲁句践觉得荆轲是个没用的胆小鬼,田光先生却觉得荆轲不凡,你觉得当时的一般人比较相信谁?而你又会相信谁?

居顷之,会燕太子丹质秦亡归燕。

荆轲在燕国住了一阵子后,适逢本来是人质的燕太子丹从秦国逃亡回到燕国。关于这一点,《史记》和《燕丹子》的记载有所不同。《燕丹子》说荆轲本来在卫国,是太子丹请来燕国的;而《史记》却说荆轲已到了燕国,而后太子丹才回国。这些不同之处,应该是太史公根据其他文献所做的修正。而关于此前荆轲的所有事迹,更不见于《燕丹子》之中,想必是太史公根据其他文献所做的补充。

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