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个注定失败的计划

在前面四章,我已经向各位介绍了同一个故事在《史记》中的不同记载。接下来,我们试着用《史记•刺客列传》和《燕丹子》《三秦记》来比较,看看所谓的历史,到底是怎么写成的。

《史记•刺客列传》是这么开始的:

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刺秦王

故事的一开始,太史公从荆轲的家世说起。这个视角就和《燕丹子》从“燕丹子质于秦”开始不同。因为《燕丹子》的主角是燕太子丹,而《史记•刺客列传》这一部分的主角是荆轲。所以《燕丹子》中记载了不少关于燕太子丹的故事,是《刺客列传》中看不到的;而《刺客列传》中也记载了不少关于荆轲的故事,是《燕丹子》中看不到的。

荆轲是卫国人,他的祖先原本是齐国人,后来迁徙到卫国,卫国人叫他庆卿。他到燕国,燕国人叫他荆卿。庆姓原是齐国大姓,例如春秋时有庆封,荆和庆音相近,荆轲可能是庆氏的后裔。而“卿”乃是尊称,从大家都称呼他为“卿”而不名的情况来看,可以知道荆轲后来是多么受人尊重。

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荀子》中曾说:“齐人隆技击”,齐国在当时有喜好武技的风气;此外齐国文化鼎盛,有战国第一学府稷下学宫。因此荆轲喜好读书、击剑,可能和祖上是齐国人有关。

前面说过“学而有术”,荆轲曾经想凭借自己所学到的本领说服卫国的国君,可惜他不是李斯,卫元君也不是秦王,最后的结果就是“不用”。这也正可以印证,李斯所说的“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是很有远见的。

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

在家乡出仕不顺利,荆轲只好周游列国找寻机会,这也是战国常见的现象。

荆轲曾经周游到榆次(位于今山西省中部)这个地方,与当地有名的剑客盖聂论剑,盖聂怒目直瞪着他,各位猜猜荆轲的反应是什么?

怒目反瞪回去?不对!

神定气闲,不动如山?不对!

奋起拔剑,该出手时就出手?不对!

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聂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荆卿则已驾而去榆次矣。……

荆轲竟然逃走了!

荆轲竟然逃走了!

荆轲竟然逃走了!

有人对盖聂说,应该再把荆卿叫回来。盖聂说:“过去有名不副实的人和我论剑,我就用眼睛瞪他。你们可以试着去找这个人,他应该已经跑了,不敢留在这里。”于是派遣使者到荆轲寄居的主人那里,荆轲果然已经驾车离开榆次了。

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

荆轲又周游到赵国都城邯郸(位于今河北省南部),当时有位名叫鲁句践的人与荆轲玩一种叫六博的游戏(后世所说“赌博”的“博”,就是从这种游戏而来),荆轲用棋子挡住了鲁句践的棋道,鲁句践于是生气大骂,各位猜猜荆轲这次的反应又是什么?

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荆轲竟然又逃走了。

荆轲竟然又逃走了。

荆轲竟然又逃走了。

这个“嘿”字,就是默然的默。这次荆轲连句狠话也不敢撂下,一声不吭就转头逃跑了,从此再也没回来过。天哪,这是我们想象中那位勇往直前的荆轲吗?人家一瞪一骂,你就吓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