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为之奈何?(第2/8页)

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我曾谈过古人读史的方法,第一步是设想你是书中的历史人物,在需要做决定的那一刻,你会怎么办?等你做出抉择,再打开书,看书中的历史人物是怎么做的,他的选择与你有何不同,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这样用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实例来磨炼自己的智慧,就会如吕祖谦说的“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

但这个方法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当你面对自己人生的难题时,必须问:“我过去读过的历史人物,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相信我,你不会是历史上第一个碰到这个难题的人,过去有无数的人都遇到过和你相似的难题。

就用这个例子来看,请问如果是李世民遇到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办?

李世民像

答案很清楚,李世民一定会坚称这是伪诏,然后带领三十万大军杀回都城去“清君侧”。这并不是因为李世民知道真相,而是以他的为人,不管诏书是真是假,他都会说是伪诏。

那么如果是晋献公的太子申生遇到这种情况,他会怎么办呢?

读过《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的朋友就会知道,申生明知道那是骊姬的阴谋,但他为了不让父亲伤心,最后选择了自杀,晋国从此陷入大乱。

难道除了造反和自杀之外,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吗?事实上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晋献公的另一个儿子重耳的做法,他一样面对父亲的乱命,最后选择了逃走。后来他奔走诸国,最终回到晋国继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历史最大的功用之一,就是让你知道,人生不是只有一种选择,其实可以有各式各样的不同选择。但在这一刻,扶苏面对父亲要他自杀的诏书,他到底会怎么做呢?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

扶苏接到诏书,居然真的要去自杀!

我们不禁要问,扶苏难道是白痴吗?面对这样荒唐的命令,他居然一点也不怀疑这个命令是假的吗?就算是真的,他为什么不反抗?事实上,蒙恬立刻就怀疑这是伪诏。

蒙恬止扶苏曰:“陛下居外,未立太子,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请复请,复请而后死,未暮也。”

各位注意,蒙恬的话是很有技巧的。他先强调“陛下居外,未立太子”,然后又说“安知其非诈”,可见他猜测到这可能是有人想改立太子的阴谋。

但蒙恬有没有直接说出心中的猜想,而要扶苏直接抗命呢?没有。因为万一这真是始皇的意思,蒙恬的抗命就成了不臣的表现,将会给蒙家带来大祸。所以蒙恬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做法,那就是“请复请”。

“复请”就是“再次请求询问”,也就是要确认命令是否可信。始皇晚年已不见臣子,但如果是蒙恬从前线派回来的使者,他应该不会不见,这样就可以当面确定命令的真伪了。

请问,各位认为蒙恬这个办法怎么样?

蒙恬这个办法,确实是万全之策啊!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才智,但任何好的办法能否成功,都要看实行的人是谁。扶苏的反应,却大大出乎蒙恬的意料。

使者数趣之。扶苏为人仁,谓蒙恬曰:“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即以属吏,系于阳周。

胡亥派来的使者听见蒙恬的话,担心事情有变,屡次催促扶苏自杀。这时扶苏对蒙恬说:“父亲要儿子死,还需要再次确认吗?”于是就真的自杀了。蒙恬不肯当场就死,使者立刻命令执法官吏将蒙恬抓起来,囚禁在阳周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