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吉凶从何而来?

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

赵高如今拥有权力,他第一件事就是想要报仇。赵高要把过去曾经看不起他的和有仇怨的人通通杀了,蒙毅不过是其中一个而已。这下我们终于清楚,赵高为什么要劝二世杀人。因为只有劝二世杀大臣及宗室,他在底下才能假公济私,铲除所有过去跟他有仇怨的人。

但杀了这么多人,赵高难道不怕吗?满朝文武不知道有多少人恨赵高,万一真有不怕死的大臣,在入朝奏事时说他的坏话,那他怎么办?赵高必须想办法来阻止这样的事发生,那么他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乃说二世曰:“……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

赵高劝二世说:“陛下还很年轻,未必什么事情都懂。现在坐在朝廷上,若惩罚和奖励有不妥当的地方,就会把自己的短处暴露给大臣,这不是向天下人显示您圣明的好方法。陛下不妨深居宫中不要上朝,与我及熟悉法律的侍中在一起,等待大臣把公事呈奏上来,我们来帮您一起研究决定。这样大臣们就不敢用可疑的事情试探您,天下的人也都会称您为圣明之主。”

试问:如果你是二世皇帝,听到这样的建议,你会怎么办?

当二世皇帝的顾问,这不是坏事,但要二世皇帝不要上朝,这就包藏祸心。

如同我以前所说的,为人主的第一大忌,就是被人“隔绝中外”,也就是被人垄断一切消息通道。所谓人主之大权,就在于能够决断,如果你所知的消息都是别人刻意要你知道的,你自然只能做出那个人想要你做出的决定。因为谁垄断了讯息,谁就垄断了权力。

一个领导者既然知道自己无能,就更应该广纳意见、磨炼心智、学而有术。《尚书》说“王道荡荡”,就是这个道理。怎么能因为要隐藏自己的无能,就把自己放在一个只接触少数人的环境中呢?赵高为什么这么建议?不就是想操纵你吗?

胡亥,你可千万不能答应啊!

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高常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结果胡亥居然答应了!

结果胡亥居然答应了!

结果胡亥居然答应了!

真是一个蠢货!胡亥从此每天乐得躲在宫禁之中,不再坐在朝廷上接见大臣,他身边都是赵高的势力,结果当然是“事皆决于赵高”。

高闻李斯以为言,乃见丞相曰:“关东群盗多,今上急益发繇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

这时赵高听说李斯上了一封奏书,比他还要变本加厉,胡亥非常喜欢。赵高对此十分担心,因为大凡靠讨好上位者得到权力的人,就会深恐别人也夺走了上位者的偏爱,因而抢夺他的权力。

论声望、论才华、论威信,赵高绝对比不过李斯。各位可能会问,这两个人不是合谋的同伙吗?是啊,但两人所以合谋,目的都是为了权势。李斯想要权势,赵高也想要权势;赵高想要权势,那李斯就是他的大敌。

因此赵高立刻去见李斯,对他说:“现在函谷关以东的地方出现了那么多的盗贼,而皇上却加紧逼迫百姓去修建阿房宫,每天都在搜集狗马等无用的玩物。我想劝谏皇上,但因为地位卑贱而怕皇上不听。劝谏皇上是丞相您应该做的事,您为什么不去劝谏呢?”

各位看赵高这个话,那真是大义凛然、义正词严。我说的没错吧,有时奸臣说的话比忠臣还像忠臣。各位以为赵高不明白天下大乱的根源是什么吗?赵高当然明白,他只是不关心而已。什么叫作小人?就是不把其他人的死活放在心上的人,他在乎的永远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