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何抓住机遇?(第2/6页)

在中国历史上,大禹是一个很受争议的人物。他于天下有治水的大功,可是在他死后却从禅让的公天下变成了传子弟的家天下。因此在《礼运》中,孔子不称禹为圣人,而称他为六君子之一;在《论语》中,孔子也只淡淡下了“吾无间然矣”(我没有什么好批评的)的评价。

但我每次读到这段记载,就会深深感觉大禹实在是一位胸襟过人的领袖人物,因为他居然愿意推荐杰出的下属给上位者!能念念不忘他人之功,方能得人之死力,历史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其实是不太多的。

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舜赐姓嬴氏。

后来舜因为禹的推荐,也赏赐了大费。大费在治水之后,又帮助帝舜“调驯鸟兽”,立下了许多功劳。

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我曾经提过在仰韶到龙山的第一次巨变后,社会阶级开始快速分化,产生了所谓的血缘贵族。而这批人之所以能够长保两千年的统治地位,除了强调血统的神圣性外,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们垄断了知识。

这些贵族多半掌握了一门到数门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有的氏族专长天文,有的氏族掌握占卜,而秦人的专门技术就是调驯鸟兽,后来在驯马跟驭马方面更是特别杰出。各种高精尖的知识,在那个时代只能在贵族之家中代代传承,这些人便借此来保持他们优越的地位。

而因为大费有“调驯鸟兽”的功劳,帝舜“赐姓嬴氏”。在《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中,我曾经谈过姓与氏的分别,秦始皇之所以姓嬴,正是从此而来。

秦人的祖先是否真的起源这么早?是否真的曾经参加大禹治水和为舜驯鸟兽?或者这都只是先民万神殿式的传说?现代学者对这些问题有各种不同的意见。但是,至少秦人自己对这些祖先传说是深信不疑的。

其玄孙曰费昌,……费昌当夏桀之时,去夏归商,为汤御,以败桀于鸣条。……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

大费的玄孙叫费昌,费昌是什么时候的人呢?他是夏桀时候的人。熟悉先秦历史的朋友看了可能会问:“不对啊,大费与大禹是同时代的人物,大费到费昌才五代,可是大禹到夏桀足足十四代十七位天子,费昌怎么可能与夏桀同时代?”可见古人连计数都不会,造假都造得如此离谱,其说实在无稽。

其实这可能是后人对“玄孙”一词的误解,在古代典籍中,“玄孙”除了有“第五代孙”的意义外,有时也泛指“遥远的子孙”。例如《左传》中说“有渝此盟,明神殛之,……及而玄孙,无有老幼”,便是指后者而言。

夏桀是夏的最后一位天子,在夏桀的末年,秦人的祖先迎来了决定他们命运的第一次变局。那就是夏商兴替,新兴的商汤要打倒旧有的夏桀,来建立新的王朝。在这次天翻地覆的改朝换代的变局中,秦人的祖先应该将宝押注在哪一边?

结果秦人的祖先“去夏归商”,把全族的命运押在商汤的那一边,族长费昌亲自为汤驾车,帮助商汤在鸣条击败了夏桀。他们押对了宝,赌赢了这场巨大的赌博,有了一飞冲天的机会。此后秦人的祖先世世代代都为商朝王室服务,一步一步地建立功勋,终于成为诸侯。

秦人的祖先原来到底是什么地位?对此历史学家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秦的祖先可能是奴隶出身,也有人认为秦的祖先本来是最低的一级贵族。但不管是哪一种说法,至少从“遂为诸侯”四个字来看,在这之前他们绝对不是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