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个无神论者的意外死亡

孙静却认为,报仇,对一个男人来说,不是永恒的主题。

永恒的主题应是成就霸业。

孙静是孙坚的弟弟,很多年来,他的表情都是忧郁的。

一般来说,一个表情忧郁的男人,不是可以干大事的男人,但孙静不是。

因为孙静的忧郁表情并非优柔寡断的代名词,而是深谋远虑和静水深流的代名词。

因为深谋远虑,才不慷慨激昂;因为静水深流,才会淡定自如,面呈忧色。说到底,孙静是为他哥哥而忧。孙静以为“江东方稍宁,(孙坚)以一小恨而起重兵”,一股凶兆已是扑面而来。

不错,报仇是一件很有快感的事情,但是比报仇更有快感的事则是——成就霸业。

成就霸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成就霸业者最需要的素质不是进攻,而是忍耐。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成就常人所不能成就的霸业。

所以孙静希望哥哥能忍。

孙坚却认为,一个“忍”字当头的男人不是好男人。

传国玉玺是怎么来的?不是忍来的。

董卓的霸业是怎么来的?也不是忍来的。

这样的一个时代,必须杀伐决断,甚至骄横跋扈,才能震慑天下和拥有天下。现在传国玉玺已经到手,但是天下还没到手,如果“忍”字当头,天下何时才能到手呢?

所以他无限悲悯地看一眼弟弟,觉得他到底不如自己。

胆略。

还有见识。

孙坚出发了。

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陪伴在他身边的,是他时刻不离左右的传国玉玺。

还有他的勃勃野心。

当然另一样他不愿意见到的东西也陪伴在他身边。

孙静的一声叹息。

兄弟俩的分歧就此产生。

很多天后孙静才明白过来,这竟是致命的分歧,因为哥哥孙坚再也回不来了。

其实,孙坚出征的最初迹象还是一片向好。

在樊城江边,孙坚甚至导演了“草船借箭”之孙坚版。这几乎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个传奇:三日之内,驻防樊城的刘表部将黄祖悲凉地发现,自己手下的十万支箭被孙坚巧妙地“借”走。而在若干年后,孔明版的“草船借箭”才正式开演,可谓拾人牙慧。

没了箭的黄祖只得跑了。他领着残兵败将从樊城跑到邓城,又从邓城退守汉江,非常狼狈,而孙坚则一路凯歌,那神情,像极了一个英雄的所作所为。

英雄的神话随后还在继续。当黄祖已无招架之功时,刘表让自告奋勇的蔡瑁出来迎敌。襄阳城外,蔡瑁与程普的大战最后以其失败而告终。这样的失败毫无疑问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孙坚和刘表都明白,战争已进入了拐点,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刘表该领着他的部下举白旗了。

意外,却在此时悄悄地发生了。

仔细追究起来,意外的发生还是有预兆的。

可惜的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看到预兆,即便看到,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以为那是预兆。

这应当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了。

只是这一回,不以为然的那个人是孙坚。当时,行军队伍中一把中军帅字旗被狂风吹断在他面前。这是很少见的一种现象,一般来说,要将粗壮的帅字旗吹断,风的速度绝不是一般的快。

奇怪的是,当时的风并不大。

更奇怪的是,其他的旗都没断,断的只是那把中军帅字旗。

更奇怪的是,那把中军帅字旗没有断在他人面前,只断在孙坚面前。

孙坚却不以为然。

以为然的是紧跟在孙坚身后的韩当。在韩当眼里,倒在地上的不是什么断裂的旗帜,而是踌躇满志的孙坚。

因为他相信二者之间的联系。韩当建议孙坚班师,以尊重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