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万仞指峰能担否 第五十五节 水师(第5/8页)

头目们反复向海寇们强调,只要这仗能大获全胜,那他们面前就不再是死路一条。他们这种宣传极大地激发了海寇们的士气。而且最近几个月来海寇在陆地上连连碰壁,从上到下都憋了一肚子的气。但福宁镇水师一直忍在闽北不出来,所以他们也没有东西好撒气,这次看到福宁镇水师的主力后,海寇也都摩拳擦掌打算一展身手。

而在另一方面,俞咨皋世代将门出身,又是戎马一生的老将,本来就打心眼里瞧不起这帮海盗,上次的惨败他也总是归咎于朝廷裁撤水师经费。这次俞咨皋手下有了一支大军,所以他见海寇云集后不但不稍避锋芒,反倒积极地接受了对方的挑战。

郑一官、刘香七他们出动了包括西洋巨舰在内的大型战舰和福宁镇水师作战,在用舰炮远程对轰的这个阶段官兵倒是没有怎么吃亏,毕竟福宁镇的舰队一共拥有四百多门炮和近三千炮手,加上距离远心理上也比较放松,就仗着人多炮多和海寇打了个旗鼓相当。

可是等到海寇出动纵火船后福宁军就开始吃力,大部分炮手因为紧张技术不过关等原因根本无法阻止敌军靠近。海盗们心里都憋着一股气要让官府知道知道他们的厉害,而官兵大多没有这种战斗意志,所以等到海寇大批小船冲上来接舷战时福宁军就崩溃了。

仗着俞咨皋指挥海战多年经验丰富,他一见大事不妙就当机立断下令撤退。俞咨皋看出海寇似乎是认为官兵会逃回漳州,所以他就指挥全军拼命向北跑,虽然又被海盗一通狂追猛打,但是他还是领着部分船只成功逃离战场。

“我军一共损失了大舰四艘,小舰十一艘。官兵损失三千余人,大人给的二十艘海船也都被贼人抢去了。”最后神色黯然地说道:“末将本该自裁才是,但总想着要把得失报告给大帅……”

“幸好,幸好!俞老将军能平安回来,真是我军的大幸。”黄石连忙安慰俞咨皋一番。整场战斗他从头到尾听了一遍,看起来主要是官军经验和斗志问题,此外还有就是火炮的威力不够大。俞咨皋虽然犯了轻敌等错误,但看起来他的指挥能力并不落在下风。

“俞老将军您放心。银子和船我会去想办法,很快俞老将军就能再与海寇一决雌雄,尽管放心好了。”

黄石说得越是客气,俞咨皋心下就越是不安:“大帅,军中有功必赏、有过必纠,才能……”

“俞老将军,说实在话,我根本就不会打海战。我能做的只有想办法铸炮、造舰,其他的就全都靠俞老将军了。”黄石说得也确实是大实话,让他去指挥水师和郑一官打,那是断无生理的。而他手下的其他人恐怕也没有这个本事,比如贺定远什么的,让他们去指挥水师和谋杀毫无区别。

“俞老将军。我黄石的前程性命、福宁镇数万官兵的生死、还有闽省百万父老的安危福,都要指望俞老将军。我这就动身去泉州找朱大人商量银子的问题,我一定能重建水师,俞老将军不必操心。”

“大帅言重了,末将一定加倍用心操练水师。”

等送走了俞咨皋后,黄石又把施策叫来。他这次把施策安排和俞咨皋同船,以便就近观察和学习俞咨皋的指挥。黄石把无关地人等遣开,直截了当地问道:“施兄弟,你觉得俞老将军这次战败到底是能力问题,还是轻敌情绪、水兵经验和火炮质量?”

施策似乎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他想也不想地脱口而出:“轻敌,太轻敌了。以往训练的时候就对海寇不屑一顾,出兵后更是觉得官兵一到海寇就会作鸟兽散。”

“不是能力问题?”

施策斩钉截铁地回答道:“绝对不是。”

“那就好。”

除了施策以外,黄石还在舰队中安置了内卫、忠君爱国天主教和福宁镇的狼人(前身就是长生岛的狼人),他们都各自写了关于战败的分析报告上来,黄石看过后就交给参谋部拿去制作海军条例,然后启程前往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