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三战长沙(1941年12月~1942年1月) 雪在烧(第3/7页)

日军侵入天津、上海英美租界;

日机轰炸了马尼拉;

日机轰炸了吉隆坡;

日机轰炸了新加坡;

日机轰炸了香港;

已有日军在马来亚半岛哥打巴鲁登陆(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是在12月7日早晨7时53分,实际上,打响太平洋战争第一枪的是日军第18师团陀美支队。在偷袭珍珠港之前的两个小时,以第56联队为基干的该支队,在支队长佗美浩率领下于哥打巴鲁登陆,从而揭开太平洋战争的大幕)……

华盛顿和伦敦陷入震惊,东京市民开始祝捷游行。

在一种无法形容的心情中,蒋介石于12月8日清晨主持召开中常委会议,讨论骤变的时局。在当天的日记中,蒋这样写道:“抗战政略之成就,至今已达于顶点。物极必反,居高临危,能不威惧?!”下午时,他召见美、英、苏三国驻华大使,表明和宣示了中国将与友邦共同战斗的坚定态度以及立即向日、德、意轴心国宣战的决定,同时提议成立美、中、英、苏、荷、加、澳、新等国同盟,在彻底打败日本及德、意轴心国前,任何一国不单方面与之和谈。

珍珠港事件后,中共中央在延安发表《为太平洋战争的宣言》,其中讲道:“全世界一切民族划分为奉行侵略战争的法西斯阵线与奉行解放战争的反法西斯阵线,已经最后明朗化了。”实际上,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在谈话中讲道:“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不知道中国如果战败,英美等国将不能安枕,这种错误观点十分不合时宜。”

美国在珍珠港被袭的转天对日本宣战,同样已遭攻击的英国紧跟其后。

美国以及英国的参战对中国来说当然是好消息。不过,对蒋介石来说,这时候,他内心深处更迫切希望苏联参战,所以在12月8日,国民政府向日本宣战这一天,他专门接见了苏联驻华大使,后又给斯大林发去一封电报,敦促苏联尽快投入对日战争。但半年多以前,斯大林已跟日本签订中立条约,为的就是避免将来两线作战,故而以“苏联正担负着抗德任务而不宜分散力量”为由拒绝了蒋。后者很失望,其实他早就应该想到这一点,八个月前,苏联与日本签订中立条约后,随之中止了对中国的援助。

一天后,国民政府又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德国和意大利在12月11日向美国宣战,美国随之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二十多个国家陆续向德、意、日宣战。这个世界上,除日苏因有条约而未处于交战状态外,其他主要国家都已泾渭分明。这是真正的世界大战,所以确切地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是从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开始,而是从1941年12月7日本袭击珍珠港开始。

在一切泾渭分明后,中国终于不再孤独地抗战。

但必须说的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虽然在国际大势对中国有利,但赢得抗战胜利的根本还在于中国军民自己的顽强奋战和前赴后继,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荣光可以经他人而拱手相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两周,1941年12月22日,美国、英国、中国等盟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

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在政治上以吝啬著称的丘吉尔亦表示赞同。因为中国战区划定的范围,虽然除了中国外还有印度支那和泰国,但不属于英国传统的势力范围。蒋介石欣然上任,立即叫美国政府给他派一个参谋长,后来跟他打得不可开交的史迪威就这样到来。

兴奋中的蒋,在12月23日,于重庆召开了中美英军事会议,应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亚洲战局(中国战区和二战中的中缅印战区、东南亚战区是不同的概念。中缅印战区,是美国陆军对其在中国、缅甸和印度的军队的作战境地的称谓。东南亚战区则成立于1943年夏的盟国魁北克会议之后,由英国人蒙巴顿出任战区总司令,成立的目的主要在于协调史迪威任总指挥的中国驻印军和斯利姆指挥的英国驻印缅部队以及温盖特指挥的英军特种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