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上高飞虎(1941年3月~1941年4月) 精彩之春(第4/7页)

3月24日,王耀武下令,叫李天霞率第51师渡到江北,向正面日军的身后高安进击,切断其归路。此时,王陵基派过来的另一个军夏首勋第78军已赶到上高以北,牵制住了退回安义的第33师团。上高方向,余程万第57师和张灵甫第58师仍在与敌激战。刘多荃第49军也已经渡到江北,李觉第70军和韩全朴第72军都已靠近上高,大贺师团进入口袋已成定局。

为便于指挥,罗卓英命令第70军第107师和第49军第26师也归王耀武指挥。

在电话里,罗卓英问:“佐民,最后一击,有无把握?”

王耀武说:“总司令放心,必取最大战果!”

这些日子,在上高城外的军部,每天王耀武合眼几无超过4个小时,人已瘦了一圈,他知道这一战对江西局势意味着什么,更知道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于公于私,他都必须倾其全力。

中国军队开始收网。

日军开打时,三路并进,采用的是“分进合击”与“中央突破”相结合的战术。第33师团打着打着提前脱离战场后,第34师团右侧背已暴露;池田旅团被李天霞打散后,其左侧背亦已空虚,整个“分进合击”的战术已不复存在,而演化成孤军深入的危险势态。

即便如此,大贺茂仍无撤退的打算。

大贺跟樱井德太郎商量后认为:无论后面和左右侧背有多少中国军,只要能击破正面的第74军核心阵地,然后再行反转,周边的中国军仍会陷入崩溃。

就在这时候,继李觉第70军第107师到达上高不久,兄弟部队唐伯寅第19师亦转进而来,在途中顺便袭击了设在毕家地区的第34师团司令部和附近的日军野战医院以及辎重部队,斩获颇丰。大贺惊魂未定,其下属认为他要下令进行所谓反转撤军了,但事实是没有。

当然,第34师团孤军不退,也不排除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面子因素。

侵华战争开始后,日军胜多败少,养成的习惯是任意攻击中国军队,对侧背相对不太重视。在上高,当大贺后来发现已经骑虎难下时,怕一旦撤退,丢了“皇军的面子”,于是硬撑着,他们的局面终于不可收拾。

现在的情况是,第34师团如愿以偿攻到上高城下,但就是无法击破当面的第74军主力。与此同时,已经渐渐陷入第74、72、70、49的包围。因为在3月24日午后,大贺茂得知李天霞的部队出现在身后的高安,截断了自己的退路。现在,他终于回过神来,明白了这一切:自己的一步步,都是跟着中国军队的节奏打的。于是,他连死的心都有了。可现在,不是他要不要死的问题,而是他的部队能否活着逃出上高的问题,因为参谋长樱井德太郎告诉他:“我们的战术不灵了,师团已被完全包围在东西15公里、南北5公里的狭小地带。”

此时,武汉的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在干什么呢?

虽说他马上就调到别的地方了,但调走前如果真的遭受一场大败,觉得这脸还是丢不起,怎么说第34师团也是他第11军下面的部队。所以,当得知第34师团陷入绝境时,他电令已退回安义的第33师团重新出发,去解救第34师团于危局,同时,派新任军参谋长木下勇连夜飞往南昌指导作战。

木下在天上飞的时候,王耀武命令上高守军全线出击!

3月24日傍晚六点,锦江北岸上高一线的反击开始了。前面提到的第107师的邹营长也终于等来了机会。其中,守备上高的第57师在余程万的率领下分六路发起反击;张灵甫亦率第58师分四路合围。

第34师团的日军开始溃退。

打仗靠一口气,假如这口气没了,一切就都不灵了,对鬼子来说也是这样。

现在,第34师团的这口气就泄了,溃退一旦出现,就收不住了。这种场面,参加过多次战役的中国老兵很少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