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宜昌最前线(1940年3月~1940年12月) 江城魔镜(第2/8页)

入主第11师后,方靖对闹事的团长说了这样一番话:“你们把叶师长挤对走,这一页翻过去。我的资历和背景你们清楚,你们的资历和背景我也清楚。我对你们没别的要求,服从命令而已。如果谁像对付叶师长那样跟我耍心眼,你们的结果会很难看。”

但现在,在当阳城头,方靖想来想去,对胡琏还是抚慰了一番,就一个意思:“一旦我调离,会向上峰推荐,师长的位子必是你的,只是现在大敌当前,你我当携手杀敌。”

胡琏还能说什么?

胡琏说:“如果我在当阳战死了,师长您就永远欠我一个人情。”

方靖笑。

到达当阳的日军,第13师团攻正南,第3和第39师团攻东北,第6师团池田支队攻东南。方靖第11师的3个建制团分别扼守东、南、北和西北面,野战补充团控制西面的长坂坡。

长坂坡。

三国的硝烟早已散尽,抗战的烽火已是熊熊。

6月9日,日军围攻当阳。下午两点过,战事进入白热化,在城外西北九子山高地,胡琏已拎枪上了第一线。

在战斗最激烈时,方靖收到第26军军长萧之楚的电话:“喂!喂!方师长吗?”

方靖:“是我!”

萧之楚:“我是老萧啊!”

方靖:“萧军长?!你部怎么了?”

萧之楚:“是这样,鬼子火力太猛,我侧翼第94军的一个师(没被李及兰带到汉水东岸的那个师)的阵地已被突破,现在已中断跟该师师长的电话联络,我部正面正被急攻,身后又出现鬼子,你们右翼可能很快就会暴露……”

方靖:“萧军长,你到底想说什么?”

萧之楚:“我的部队快顶不住了,希望你们自己掌握情况啊。”

其实,也该萧之楚倒霉。他们退到二线阵地后发现:这里虽有战斗工事,但碉堡口都是向东开的,而攻击第26军的日军,恰恰不是从正东面来的,一时间,萧部阵地陷入混乱。

方靖表示无语时,李延年电话也到了,叫方靖准备突围。

李当然知道第11师对陈诚来说意味着什么,现在这个师临时调配给他指挥,如果在他手里有个好歹,他是没法向陈诚交待的。

此战中,李延年还是相当卖力的,虽开始与日军接战时,手下一个师迅速被击溃,但随后他组织兵力,在一个叫峡口的地方,把第3师团连拖了好几天,导致该师团丧失了攻取宜昌的先机。

现在要说的是萧之楚。

撤退倒没什么,令人头疼的是,萧之楚没带着部队向宜昌方向退去,进行节次抗击,而是跑着跑着,就直接过了长江,提前脱离战场了。这样的话,就等于使宜昌以东洞开,直接导致由重庆驰援而来的第18军刚到宜昌就仓促与日军接战。

一天前的晚上,第18军所辖罗广文第18师最先开抵宜昌,随即一个团进城担负城防任务,两个团在外郊占领前沿阵地即江边至镇境山一线(镇境山为宜昌外高地,罗广文将师部设立于此);稍后到来的宋瑞珂(黄埔军校3期,山东青岛人)第199师控制在城外西北山地,作为机动部队使用。

军长彭善到来时,江防军总司令郭忏拉住彭,说:“情况危急,日军马上就要到了,我先撤,这里就交给你了。”

彭善跟郭忏也是有交情的,说:“郭兄,您就这样撤了?”

郭忏愣了一会儿,突然说:“李德邻毁我!”

说完,郭忏气呼呼地带着江防司令部的人坐船过了江。

彭善在宜昌的夜色中不知所措,日军马上兵临城下,他这点儿人马能守城么?

1940年6月10日,圆部和一郎向第13师团长田中静一下达攻占宜昌的命令,因为他的师团攻击速度最快。

本来呢,按园部的计划,是想叫第3师团担负攻占宜昌的任务的。在他看来,仙台兵源的第13师团太过野蛮。宜昌为河港城市,有很多西方国家的派出机构,为避免外交麻烦,他觉得相对文雅点的名古屋人更靠谱。但第3师团偏偏被超水平发挥的李延年第2军阻击在峡口,打了几天都不能冲过来,任务也就只好落在冲在最前头的第13师团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