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昆仑关(1939年11月~1940年2月) 广岛师团又来了(第3/8页)

巢威马上做出应对:首先下令部队进入战斗状态,其次限北海居民三小时内撤离,接着将敌情和自己所在位置电告身在廉州团部的副团长,并叫其在第二线阵地做好迎战准备,最后将敌情上报师长以及钦州方面的友军新编第19师。

一系列处置显现出巢威作为一名部队长的果断与临阵不乱。

这时候,对巢威来说有个问题:什么时候火烧北海?

按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的命令,一旦日军从北海登陆,要实施“焦土抗战”计划,彻底毁坏这座城市,否则以违抗军令罪论处。为此,部队已把炸药搬到北海各个引爆点,同时将汽油交给了各个街道的保长。

下午四点,最前头的日军舰船在距海岸线4000米的海域再次停下。

半个小时后,舰船上放下汽艇和橡皮艇,日军士兵开始顺着舷梯下舰,随后六七十艘汽艇和艘橡皮艇朝北海海岸迅疾驶来。与此同时,十二架日机钻出云霄,开始进行滩头轰炸。日舰上的巨炮也开始响了。

在火力掩护下,鬼子们强行登陆。

巢威指挥部队迎击,岸防老炮发挥出色,连连击沉日军登陆艇,但炮台上的八名士兵全部殉国。日军损失了多艘登陆艇,不再全力抢滩。

北海市民在此时已疏散完毕,无论上峰还是同事,都叫巢威立即焚炸北海。

巢威迟疑了。

一年前长沙大火的惨象历历在目。长沙的那位警备司令虽是按计划放火,但最后还是被毙了。这个事不得不叫巢威掂量一下。火烧北海,城市将毁于一旦,但万一日军最后不从北海登陆,那么他就摊上事儿了。何况此时日军的打法已出现疑点:没全力以赴登陆。对面海域上,有日舰四五十艘,往前运动的只有第一队的十几艘,不但没集中全部火力,而且只放下少量登陆艇,日本人或许在玩声东击西的把戏?

巢威想,四大城市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当时南京与北平因经济方面跟前面四城有一定差距,在民国时代不在“四大”之列)撤防时,也没进行毁灭性破坏。相比之下,为什么要把军政价值区区的北海毁灭?

道理上讲不通。

如果日军作战目标不是北海,而自己却把百姓故园毁了,一定是会背上历史骂名的。就算有桂林行营的命令,最后一切还得由他兜着。思前想后,巢威冒着违令的风险,放弃了火烧北海的计划。

夜幕降临后,海滩恢复平静,日军只留下三艘舰船在6000米以外的月色下监视北海,别的舰船都消失在海平线了。巢威的判断得到印证,他立即打电话给在钦州、防城一线警备的新编第19师,叫他们严阵以待。

果不其然,转天也就是11月15日午后一点,大量日军在钦州湾强行登陆!

今村均虚晃一枪。

整个二战中,最残酷的一次登陆杀伤,是诺曼底登陆中的奥马哈海滩一役。依据有利地形和强大火力,在一个多小时里,德军射杀2500多名美军士兵。在电影《最长的一天》(The Longest Day,1962)和《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1998)的开头,显示出登陆战是何等残酷。

钦州湾,则是另一种景象。

虽然没有海军力量和强大岸基火力的弱国军队是没办法阻止强敌登陆的,但新编第19师之仓皇与散漫仍叫桂军蒙羞,只打了一个多小时就全线崩溃。此前,今村均久闻“桂军彪悍”之传说。

迅速攻下钦州、防城后,日军分兵三路扑向南宁!

第4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和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有点目瞪口呆。

在欧洲,当德军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必然会结合新的国际形势做出动作,这不难判断。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未必不能得出日军入侵广西的结论。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