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北线有战事(1938年7月~1938年9月) 黄广大道(第3/4页)

虽然早早拿下黄梅县城,但六天六夜过去了,日军仍无法突破第189师阵地。还是那句话,柿子拣着软的捏,于是日军引军往右,去攻第188师在大河铺的阵地。

还没等日军进攻,第188师先来了。出乎日本人意料。

主动出击很好,在精神上自然可嘉,但第188师的出击问题比较多。最后的事实也证明,第188师远没有第189师能打。其实兵员都一样,区别只在于指挥官。所以那句老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是有道理的。

第188师怎么个不能打?

只说师长刘任。开战后,他怯于到前线,而把指挥重任交给副师长刘建常。后者虽有勇气,但也没作战经验,以前在军校做战术教官,到前线后在敌情不明、谍报人员未归且没跟友军凌压西取得联系的情况下,贸然下令进攻。

这个师有个炮兵团,但进攻时,却没给这个团下达任何作战任务。

进攻日军的两个团,在没打下阵地的情况下,被侧翼日军炮火拦截,前进不行,后退不得,最终几乎全部阵亡。再战时,刘建常带部队占领连绵的四座石山,但却把指挥所置于一座石山的山脚下,既不能展望敌情,又不能窥视前线。布置兵力时,派重兵在山巅,而两山相连的“马鞍部”没怎么放人。

这一问题被一名团长发现,认为山上都是乱石,不能构筑战壕,士兵拥挤其上,容易成为日机的目标。但团长的建议没引起刘副师长的一点重视。

在这种情势下,两天后,第188师防线被日军中路突破。

此时第189师再扼守大洋庙意义不大,凌压西奉命后退至浠水,走前将擅自溃逃的黄姓团长就地枪决。他终于可以不再面对日本人了。

看完战斗详报后,白崇禧愣了一会儿,随即下令把第188师的士兵补充到第189师,凌压西受到赞赏和嘉奖。

黄梅陷落是在8月3日夜,到9月6日广济县政府所在地梅川镇被日军占领,其间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两地之间其实只有30公里。第6师团之所以在攻下黄梅后停滞了一个多月,除了中国军队阻击顽强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稻叶四郎采取了“尺蠖战法”。

什么是“尺蠖战法”?

尺蠖当然是一种虫子了,特点是行动起来一屈一躬,也就是有张有弛,具体来说,就是激战一周后,休息10天,以此循环往复,按部就班地向武汉推进。这个战法得到了冈村宁次的激赏。但第6师团停滞于黄广大道的时间仍然长了,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关键的原因是第6师团兵力明显不足了。

这时候,稻叶四郎几乎需要拿出一半的兵力维护从安庆经潜山到宿松再到黄梅的200公里补给线。日军一贯重视补给工作,但稻叶也不想把如此重兵都放在补给线上,所以电报冈村宁次,希望在九江附近尽快建立一个兵站枢纽。

攻陷黄梅后,第6师团长稻叶四郎和大小参谋都在等待第11军司令部的贺电和嘉奖。但一等二等也没等到一句话。稻叶的作战主任参谋长秋永力中佐大怒,给第11军作战课长宫崎周一写了封信,两个人是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但信里的质问十分不客气:“历尽艰辛,不惜牺牲,完成占领黄梅使命,军司令部竟无任何反应,是何道理?!”

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打仗这事多难啊,虽然咱日本军够强,但毕竟中国军也不是纸糊的,我们第6师团死那么多人,才占领了黄梅一带,完成了你们下达的任务。最后呢,可倒好,看都不看一眼。欠你们的?你们到底嘛意思啊?叫冈村的,叫吉本的,叫宫崎的,还有那个叫池谷半二郎的!”

秋永力后来转任第13师团做参谋长,战争结束前,又回到第6师团做了最后一任师团长,是个有谋善战的家伙。也难怪他发脾气,就跟组织个演唱会一样,小明星都照顾到了,但偏偏忘记了最大牌。当小明星吃大餐的时候,最大牌却蹲在门口吃着盒饭。秋永力觉得,他们第6师团原本是应该吃大餐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