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徐州(1938年3月~1938年6月) 想撤就先拿头来见我(第3/13页)

李宗仁和刘斐都同意这种敌情判断。徐祖贻的观点是,如果汤军团上来就跟日军硬碰硬,不但没有任何技术含量,而且汤军团也还没厉害到那种地步。所以,希望汤军团不要过早暴露番号,主力伺机而动。其实这也是当滕县被围时,汤恩伯只派出了少量部队的原因。

对于不要过早暴露汤军团番号,徐祖贻是有他的作战逻辑的:汤军团是进入鲁南地区的唯一一支中央军,也是此时中央军的首席部队,如果过早地暴露番号和行踪,必然会引来大量的日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日军第10师团就不再构成孤军冒进的可能性,对第5战区围歼一支日军以扭转开战后颓势的计划大不利。

3月22日晚10点,汤军团关麟征第52军向枣庄东面迂回,计划跟集结到北面抱犊崮山区的王仲廉第85军合围枣庄。关部张耀明第25师为先头部队,后面是郑洞国第2师和关麟征的军部。先头部队进抵了一个叫郭里集的地方。村子离枣庄不是太远,四周有几座楼形碉堡。该旅连日行军,比较困乏,进了村就休息。

大意了。

因为此时,在村口一个碉楼里,日军第10师团第10联队第2大队的小队长山口明二中尉正拎着战刀,闭着眼屏住呼吸。本来他们是作为搜索部队从已经占领的枣庄出来的,但没想到一下子遭遇大批中国军队。再想跑,已经来不及了,在派出一人向枣庄送信后,其余五十多人都钻进碉楼。

张耀明这个旅进抵郭里集,一时大意,偏偏没有搜索这个碉楼。

山口和士兵伏在碉楼里,整整等了一夜,但外面没有任何动静。这一夜对他们来说是难熬的,因为鬼子们都明白:死亡已开始倒计时,中国军队早晚会发现他们,否则那就真的是战场上的奇迹了。而一旦发现他们,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将战死,除非援军能够及时到来。

转天清晨,一名中国士兵在村口撒尿,无意间看了一眼旁边的碉楼。开始的时候,他怀疑自己看错了,揉了一下睡眼。这一次,他确认自己看到的确实是黑漆漆的枪口,藏在射击孔里。

士兵撒腿就跑,日军的枪随之响了。

开始时,该旅还以为在村口碰到日军便衣队,但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碉楼里有敌人!

随后一下子就把碉楼围住了,用轻重机枪和苏罗通机关炮压制了日军火力。

虽然火力被压制了,但日军顽守的本事确实可以,打了一个多小时,居然没把这个碉楼打下来。最后开始用挖地道的方式,用炸药进行爆破。但日军枪法精准,这边牺牲了多名战士后,仍没能进入日军的射击死角。

说时迟那时快,枣庄方向派过来的两个中队的日军已经到了,幸好被张耀明的手下,戴安澜(黄埔军校3期,安徽无为人)的部队拦住了。但碉楼内的日军还没有被端掉。情况被后面的关麟征所知后,暴脾气的关麟征大怒,把张耀明大骂了一番,随即派过来一个野炮连,一炮就把碉楼的上层削去。盖子没了,里面的日军犹如一窝地老鼠,慌了神。

实际上,山口一直都在慌神。他知道这个小队已经完蛋了,能熬到援兵来就是奇迹了。但奇迹之所以称为奇迹,就在于通常情况下它不会发生。

日军开始往碉楼外面跳。

土黄色的军服在阳光下显得很刺眼。

有不少日军成了中国士兵的靶子,大多数被歼灭,包括山口,他中了七弹。也有没被击中而一路狂奔的。

第2师师长郑洞国也带人赶到了,在望远镜里,4名侥幸逃脱的日军跑得极快。郑洞国看到,中日士兵相距不到50米,但后面的中国士兵就是追不上前面的日军。日军士兵虽个头不高,但身体素质确实强于中国士兵。本来抓几个活的,但结果只抓了一个负伤的中士小田原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