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徐州(1938年3月~1938年6月) 3万发炮弹和4万枚手榴弹(第3/7页)

3月16日黎明艰难地到来了。

7点50分,滕县东关外,地面线上,看到第一面旭日军旗,闪着16道刺眼的红光。

全城猛地一惊。

10分钟后,濑谷支队打过来的第一发炮弹落在东关,西关火车站随即遭到密集的炮击。与此同时,12架日军轰炸机飞临滕县上空,炸弹连绵而下。

仅仅10分钟,滕县就成了火热的锅炉。

滕县四门并未堵塞,因为王铭章还没决定死守滕县。此前他曾告示城中居民尽量撤退。日军到来前,已有不少人撤走,但仍有相当的居民留滞城中。现在,日军的炮弹和炸弹倾盆而下,剩下的居民终于看到战争的血光,于是蜂拥向西门涌去,不到一个小时,县城里就已经没什么居民了。

王铭章师部在西城外电灯厂,看着逃去的居民,他松了口气,随后来到城里,跟张宣武以及另外三名部队长——王志远旅长(第364旅)、陈离师长(第127师)、税梯青代师长(第124师)碰头。

王铭章问张宣武:“守城有没有把握?”

张宣武反问:“守多久?”

王铭章说:“两三天。”

张宣武说:“城里的兵力和城外的敌情师长都清楚,您看可以守多久?”

王铭章说:“守一天多有没有把握?”

张宣武说:“现在城里有10个步兵连,其中6个不是我所属的部队,他们的战斗力如何我没法估计,不能保证守一天多。”

作为部下,张宣武一点也没客气,坦诚地道出自己的想法。

这就对了。因为不是客气的时候。

王铭章说:“张团长!我这样告诉你,援兵最快也得夜里赶来,如果我们不能守上一天多,那就不如在县城外进行机动作战。”

这肯定是一个最佳选择。

随后征求两个师长和一个旅长的意见,他们也都赞同把队伍拉到城外。

王铭章说:“那我现在就给孙总司令打电话。”

电话打到临城孙震那儿,当即被拒绝了。

孙震说:“刚才蒋委员长从武汉来电,要我们必须坚守滕县,等待汤恩伯军团前来解围。他们的先头部队,王仲廉的一个团已经到了临城,后续部队马上赶来,我当催促其迅速北上,你必须确保滕县,以待援军。”

孙震问王铭章的指挥部设在哪儿,后者告知在西城外。

孙震说:“不行!你马上把指挥部转移到城里,以便全盘指挥。如果守城兵力不够,可以把城外的部队再往里调!”

王铭章放下电话,环视众人,说:“死守。”

大家互相看了看。

王铭章叫张宣武派人把县城南北城门堵死,东西城门暂留,保证交通,但也作好随时堵塞的准备。随后王铭章传令给全体官兵,没有他的手令,任何人不得出城。王铭章叫县长周同带地方政府人员先行撤离,但被周同拒绝。他还想帮助军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王铭章只好答应,然后把指挥部搬到了城里。

在渐成围城之际,第127师师长陈离向王铭章告辞。陈的部队都在滕县外围作战。此前请示孙震后,得到了批准。至于其他人,孙震的命令是:不准擅动,违令者就地正法。

就这样,王铭章送走了陈离。

陈带师部一行人刚出城即遭日军阻击,受了重伤。

日军从早晨8点开始炮击滕县,随后两个小时没有停歇,打到10点钟,至少有3000枚炮弹落在城内,场面可想而知。从日军的这个发狠也可以看出,濑谷启企图先在精神上摧毁守城的部队。

东关外的土围子最先遭到日军步兵的攻击。

重炮在这里撕开个一米多的口子。在日军的炮火下,伏在土围子后面的川军士兵在连长吴春雨的要求下一动不动。大家身上都蒙了厚厚的一层土。炮击停止后,观察了几分钟,见对面没动静,日军少尉小岛龟人挥刀而起,干号了一声,带着五六十名士兵冲了过来。吴春雨拎着手枪,屏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