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南京梦魇(1937年12月) 地狱之门(第5/10页)

在12月17日的入城式上,松井石根终于现身南京了。身材矮小的他骑着马走在最前面,身后是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亲王、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中将。第三批,是华中方面军参谋长塚田攻少将、副参谋长武藤章大佐、上海派遣军参谋长饭沼守少将、第10军参谋长田边盛武少将、第6师团长谷寿夫中将、第9师团长吉住良辅中将、第16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中将、第114师团长末松茂治中将、第13师团支队长山田栴二少将、第3师团先遣队长鹰森孝大佐、第101师团第101骑兵联队长大岛久忠大佐。第四批是各师团的旅团长、联队长,以及华中方面军、上海派遣军、第10军的作战参谋们……

海军则在第3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中将、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官大川内传七少将、第11战队司令官近藤英次郎少将等人的带领下,从挹江门入城。

但这还没完。在松井率司令部成员进入南京后不久,中山门方向又出现几名骑马的日军军官。为首骑白马的不是别人,正是爱惹是生非的桥本欣五郎。几天前,他擅自下令炮击了长江中的英美军舰(给松井惹了麻烦)。这一次,他带着几名部下,在没请示过任何上级的情况下,擅自由芜湖方向来到南京,为的是“见识见识”中国的首都。

在整个入城式上,有一件奇事发生:

仪式开始前,所有日本随军记者都接到华中方面军司令部的一个命令:摄影记者不许拍摄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的单人照片,如果在合影场合必须拍,那么发表时不能露出他的脸,文字记者在报道中也不许提柳川的名字。结果是,在日本国内的报纸上,所有该提柳川名字的地方,都用“某某司令官”代替,有的报纸干脆把柳川写成“蒙面将军”;而入城式合影中涉及柳川的照片,其脸部被涂成灰色,仿佛打上了马赛克。日本随军记者一头雾水。或许是来自东京统制派的封杀?但这样的猜测毕竟不靠谱。真相又是什么呢?直到现在仍没人能说清。

入城式开始前,一次大屠杀刚刚结束。

前面说了,在城外幕府山下,山田支队俘虏了14,777名中国士兵。这些士兵是被两角联队第1大队(大队长田山芳雄)的135名士兵捕获的。说起来令人不可思议。山田支队共俘虏了23,000多名战俘,15日、16日屠杀了10,000多人,还剩下13,000多人,最后被围杀于上元门外的大湾子。

12月18日,长江边的草鞋峡发生了整个南京大屠杀期间最大的一起暴行,57,000多名中国战俘和平民遇难。

草鞋峡大屠杀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实施这次屠杀的依旧是山田支队。该支队在南京陷落后一直没进城,就驻守在江边,负责“处刑”。按该支队分队长栗原利一回忆:他们整个部队在南京一共“处决”了70,000多名中国人。这个数字跟鱼雷营两次屠杀(10,000多人)、大湾子屠杀(13,000多人)、草鞋峡屠杀(57,000多人)的总数基本上是相符合的。鱼雷营的两次屠杀和大湾子的屠杀,死难者基本上为中国战俘。而草鞋峡屠杀,除了一部分战俘外,还有大量南京平民。

中国军民被反绑了双手,然后被勒令排成四队,向江边走去。长江浩浩荡荡,望不到边。当他们到达江边时已是夜间。草鞋峡冷风吹面,早已经埋伏好的日军的机枪响了。在疯狂的扫射中,中国军民血花飞溅,一片片倒下。

多少年后仍无法想象,57,000余人一次性被屠杀的场面是怎么样的。南京,已是活地狱。

屠杀中,日军使用了6挺重机枪。日军的重机枪有70多公斤重,一次可以发射800发子弹,每打完1600发子弹后,枪管就会变得通红,必须更换新的。由于这个特点,在作战时,日军一般在打完子弹后,就会抛下重机枪撤到后面取子弹,然后再带着子弹回来重新战斗。在这次屠杀中,三个日军负责一挺机枪,两人轮流射击,一人负责装输子弹。在这场超级杀戮中,可以想象日军更换了多少重机枪的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