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不朽的生命

中国古代读书入仕的官员,或潜心治学者,为救岌岌可危的国家,所作努力烛照千秋者不少。宋慈便是。虽然,宋慈去世后三十年,南宋灭亡,但宋慈的著作传了下来。尽管经过朝代更迭的战乱,宋版《洗冤集录》丧失殆尽,但对社会有益的智识是超越朝代的,元朝政府也需要这本书。

元刻本问世,书前印有《圣朝颁降新例》。所谓“新例”,都是元朝至元、大德、延佑年间颁布的条例。现存最古本即元版本《宋提刑洗冤集录》,全书共五卷,五十三条,集为一册,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室。书前有宋慈《洗冤集录序》,是宋慈手迹,弥足珍贵。元代把《洗冤集录》及宋慈手迹完整地保存下来,是令人尊敬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历史研究所、北京图书馆、上海历史文献图书馆,藏有清代著名藏书家孙星衍复刻元刊本《宋提刑洗冤集录》,该本刻工甚精,被认为与元版本“不爽毫发”。孙星衍是以藏书家个人的努力将几乎绝版的《洗冤集录》复刻再版,亦令人崇敬不已。

历元明,不断有对《洗冤集录》进行增删补遗的种种版本问世,书名也改成各种各样。到康熙三十三年,仍以《洗冤集录》为蓝本进行增补校正的《律例馆校正洗冤录》钦颁天下,可谓非常重视,但不见原作者姓名。中国古代多少人才的创造,被以朝廷或皇帝敕令的名义传播于天下,首创者的姓名消失了。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到进入二十世纪的二百多年间,宋慈渐渐被国人遗忘。

从明代开始,宋慈的学说被陆续翻译到朝、日、法、英、荷、德多国。为什么说是“宋慈的学说”,而不说《洗冤集录》?因那些译本全译自“以《洗冤集录》为蓝本加以增删补遗的版本”,而并非《洗冤集录》原本,书中已不见宋慈姓名。因此,宋慈的学说虽被翻译到西方世界,西方人却不知世上有宋慈其人。到二十世纪前半期,在宋慈的家乡,也几乎无人知晓宋慈。宋慈的后裔不知去向。这片土地养育的宋慈,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了?宋慈还可能回到生他养他的故乡吗?

要找回宋慈在法医学史上的意义,尚待对此特别有识之士。

一九七八年,我在建阳县文化馆的有关记录中看到,有个叫宋大仁的学者,在一九五五年吁请建阳县调查宋慈墓葬。第一次是五月间,县里派工作组到崇雒乡召开老人会,了解线索,随即在附近的山中寻找,未得结果。宋大仁坚持认为就在建阳。于是在七月间进行第二次详查,终于在建阳崇雒乡昌茂村山上的密林中找到了宋慈墓的残墓断碑。这个湮没数百年,早已无后裔祭扫的墓葬始得重修,并经中央文化部批转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福建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那时我很惊叹,这宋大仁是谁?随着深入了解,我知道了,宋大仁是我国现代著名医史学家,曾出版医史专著十余种。还知道,有个更早即对宋慈著作的流传做过考察的人叫王吉民,他是我国研究医学史的先驱。王吉民视宋大仁为后起之秀,对他影响非常大。再后我还知道,英国李约瑟因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曾专门到上海与宋大仁讨论“中国医学史”,二人结下深厚情谊。这使我知道宋大仁先生的治学成就值得信赖。

因宋大仁先生的考察,我得知《洗冤集录》问世后,以其为蓝本增删的改编本有《平冤录》《无冤录》《洗冤录》《洗冤录集证》以及清廷《律例馆校正洗冤录》等几十种。最早传到国外的是朝鲜使臣将明洪武十七年朱元璋时期的《无冤录》带回朝鲜,译注后于一四四○年问世。继有日本人将朝译本译成日文出版。最早传入欧洲的是从清代版本《洗冤录》翻译的法文节译本,刊于一七七九年巴黎的《中国历史科学艺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