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兔毫盏奇案(第3/4页)

这时,又有日本人慕名渡海南来,想得到兔毫盏的制作工艺,但这是皇家御窑,如何能进?日本人就找到了在京都销售名茶“白牡丹”的朱明潭。

再说这“白牡丹”,原是开源茶庄老庄主朱开源培植的一个著名品种。这芦花坪地处丘陵,山势蜿蜒溪涧如网,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本是种植茶叶的天然宝地。自汉唐盛行饮茶以来,芦花坪一带已成远近闻名的茶乡。兔毫盏问世后,朱开源培植出一种奇异的小白茶,外表白毫披覆,泡后呈灰白色,滋味甘醇清香满堂,因叶瓣酷似牡丹,得名“白牡丹”。用兔毫盏冲泡白牡丹,茶水有如雪花涌起,黑白相衬色泽愈艳。兔毫盏与白牡丹可谓珠璧双联,相得益彰,朱开源由此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巨富,开源茶庄也声名远播。

朱开源死后,留下两个儿子。老二成婚后暴亡于时疾。老大传下三男二女,次子又死于霍乱,剩下长子和三子。这时,白牡丹的种植技艺已为其他茶园主所获,白牡丹不再是开源茶庄所独有,其经济收入也受到削弱。朱开源传下的这两个孙子便将茶的生意向京都发展。老大管理茶庄,老三往来于京都经销白茶,也仍是当地大富。

石厚基供称,此案起于今夏,朱明潭忽然找上门来,对我说,他因在京都销白牡丹,有从日本渡海来的商人愿出重金索买兔毫盏,问我能不能弄到一些。我想,这事虽然要冒大险,可是人无横财不富,就动了心,商定事成后对半分成。

入冬,我总算伺机弄到一批兔毫盏。前天知道朱明潭又从京都回来了,便去找他来。饮酒中他又告说,这货现在不必弄去京都,只需销往武夷遇林禅院便成。

我问缘由。他说在遇林禅院就有两个随道元禅师渡海来闽的日本人,一个叫加藤四郎,一个叫左巳门景正,这二人都在遇林窑学习制瓷技艺。这次回来途中,他在冲佑观馆肆见到这二人,已经谈好以重金购买兔毫盏真品。

我听了当即记起一事,嘉定十六年,就是这二人,便想到御窑学习制瓷,只因御窑已是皇上诏定的瓷窑,制瓷技艺对本国其他瓷窑尚且十分保密,何况夷人。所以这二人未能来此,没想到去了遇林窑。

当下,朱明潭把这事告诉了我,又说这事赶早不赶晚,要我第二天就与他同去,做这事儿两人同去也安全些。我想那遇林禅院与遇林窑我也很熟悉,就应下,并约定天明之前我在家中候他。我家在村头,会齐了正好上路。

不料天已放亮,朱明潭还没来,我只恐他睡过了,便去唤他。到他那里一看,不见人。他哥问起时,我只想他必是已经出门去会我,在路上与我跑岔了,随意随口应道:“我再去看看。”不料回到家,仍不见他的踪影。这时天已大亮,我又想,只恐他是看到我家门上落着大锁,以为我先自去了。如此他必追去。这样一想,我也就上路追去。

谁知一路追,一路看,都不见他的影子。这时,我也管不得他是否在我前面,既来了,就一直去。这样一直跑到遇林禅院,仍然不见朱明潭。我就自己找了那两个日本人,做成了买卖。之后,我就离开遇林禅院,出来找个馆肆住了一宿。今晨正想去大姐处走走,不料却在路上被拿来了。

石厚基说:“此供句句是实。那朱明潭的去向,小人确实不知。杀人的事,断断没有。求青天大老爷明鉴!”

招罢,大堂上一片安静,刘克庄沉思片刻,忽将惊堂木一拍,喝道:“大胆逆徒!以你方才招供,怎见得你不是独占这笔买卖,遂起杀人之念!”

“青天大人在上,”石厚基招了一通后,不似先前那般惊惶失措了,见县大人发怒,又低头供道:“小人是犯了盗卖御贡之罪,杀人断断没有。这些金锭儿,小人并不想独占,是想与朱明潭平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