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龙入大海(第3/3页)

六分仪是红夷带来的航海工具,以往帝国船只航行的主要导航工具就是水罗盘。这是一个比较模糊的称呼,准确的说,这是一种设置在有三个自由度的陀螺稳定器上的指南针。这样,就能保证船只即使是在猛烈摇晃的时候,仍然能够找准方向。不过,光有指南针是不可能在茫茫大海上完全确定船只的位置的,而无法确定船只的位置,也就无法准确的判断船只所形式的航道是否正确。红夷的六分仪就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最初,帝国的航海家还不怎么重视这些从红夷那里缴获的航海设备,不过在研究透了六分仪之后,帝国的航海家立即将其利用了起来,并且首次让帝国海军战舰可以直接深入大洋,在没有任何地形参照物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船只的准确航道了!

一个多月之后,大西洋舰队到了马林迪。这要比走老航道节约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里,顾成林让舰队补充了食物与淡水,并且让陆战第一军替换了已经在这边执行了一年多任务的另外一支陆战队,随后,舰队继续南下。没过十日,舰队进入了莫桑比克海峡。虽然,当时明帝国已经在非洲大陆最南端建立了据点,不过当时帝国海军的主要活动范围还是在莫桑比克海峡北部,很少到南西洋去。而且,长久以来,红夷舰队都在骚扰这一地区,所以,在进入了莫桑比克海峡之后,舰队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

也就是在这里,大西洋舰队打响了成军之后的第一场战斗。这是一场规模不大,实际上意义也不大的战斗。大西洋舰队的对手是一支由十二艘中小型战舰组成的红夷袭击舰队。面对这样的对手,顾成林都懒得去指挥战斗了,要知道,大西洋舰队可有近两百艘战舰呢,光是火炮就有几千门,那十多艘红夷战舰撞上来,那还不是鸡蛋碰石头吗?而且当时红夷海军在这一地区的战舰也确实很少,又打不过明帝国海军,所以只能以小股舰队出击,寻找明帝国的运输船队动手。不过,这次,他们找错了对象,竟然找到了正要找敌人祭旗的大西洋舰队身上来,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战斗打得非常快,在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顾成林就已经让人把战报给拟定好了,随后就派快船送了回去。十二艘红夷战舰连转向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大西洋舰队的几十艘巡洋舰给围了起来,仅仅数轮炮击,其中十一艘战舰就被打成了浮动的海上火把,而最后一艘幸运得没有被打起火的红夷战舰也干脆的升起了白旗,向明军投降了。

“将军,怎么处理这些俘虏?”

“安排两艘战舰押送他们返回马林迪,交给陆战队看管,以后再安排送回科兰巴去!”顾成林长出了口气,这场战斗确实是太不过瘾了。“舰队立即重新编队,前往德班!”

舰队立即开始重新编队,那些开始出击的战舰也迅速的返回了自己的位置。而负责押送那艘被俘获的红夷战舰,以及红夷被俘官兵的两艘护卫舰也已经掉头返航了。顾成林朝北面的大海看了一眼,心里突然升起了一股惆怅。这次远征,他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够回到故乡去了,也许几年,也许十几年,也许永远都无法返回帝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