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__南宫世家

南宫世家 发表于2009-10-2 2:31:00

龙应台的文章看过不少,但笔者却很少买她的书,有很多原因,例如生活在后殖民时代的香港,吾人多少会感到反专制的红红「野火」太「野」了点,有次读到龙氏向香港人高呼:“把七.一走过的「皇后大道」改名为「民主大道」。”不禁哑然失笑!香港人从来对甚么“人民路”,“解放路”,“中山路”等路名无有好感,换了“民主路”,“自由路”怎的也不见得高明了许多,香港人嘛!只会誓死保卫“皇后码头”,这对于两岸的「中国人」来说总有点不可思议。龙氏或觉得很讽刺:在香港,为什么那个年年的反专制「基地」名叫「维多利亚公园」?──以侵占香港的那个英女皇命名的公园。但吾人却觉得这很正常。再者,笔者虽颇为欣赏龙氏凌厉的笔法,感性的文字,然仅满足于闲读的一时之快,总是产生不了收藏的冲动!当然,俗语说“世事无絶对”,当笔者拿起龙的新书:『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看了两章不到,就掏腰包买了下来。

据说龙氏在出稿发印的最后一刻把篇章次序从新编排过,愚以为确是明智之举,这非但照顾了读者的知识背景(龙说现代的读者历史知识都很“爤”),更是满足了读者的兴趣递增,先感性,再是悲痛,最后才是反思,无语……

出中国记

本书由龙妈妈的逃亡开始,勾勒出一幅一九四九的世纪大逃亡景象,国军大溃败,自命“忠勇”的数百万军民怆惶告别亲人,故土,南逃至台湾,香港,这是一次中国人的集体“出中国记”,他们并没有大能的“摩西”带领(失败者蒋介石也自顾不瑕),台湾和香港也不是传说中“流着牛奶和蜂蜜”之地,然而这些难民却在以后的六十年间在这两地建立起自由和富庶的华人乐土。回望这一九四九的分界,吾人无不感激于先辈的决断与勇毅的同时,也无不悲痛于“上车与下车的决定”所带来的骨肉分离以及一个甲子的“人物全非”,龙氏对“苍海桑田”的极至演绎莫过于千年的历史的老家“淳安镇”被沉下水底,变成“千岛湖”水库,欲哭无泪。

笔者按:而这种出现在“新中国”的荒唐事至今仍在上演,三峡工程不是淹没了长江边上两座古城,十一座县城、一百一十六个集镇吗?

山东联中八千名师生历尽艰辛,辗转南下,到达广州时只剩下五千人,终于上到了开往澎湖的船,但代价是被强逼当兵,七位校长,老师因为学生奔走呼叫而被当“匪谍”枪毙。河南联中五千名师生亡命千里,到逹广西只剩下一半人,国军黄杰残部答应謢送学生,但被解放军追至,打散,迫入十万大山,最后成功进入越南法军集中营的学生不到三百人和校长拼死保护下来的一本「古文观止」。这是笔者读历史从没有得知的一页,民国的师生从抗战到内战一直在流离亡命中仍持学不缀,切切实实执行“护学如护土”的国策。

笔者按:反观十多年后的共和国,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农村,把“臭老狗”打翻在地,再跺上一脚,知识成为“耻辱”,屠杀士人,焚琴煮鹤之事无日无止,二千年文化上国的威仪与自重被“唯物者”淘洗殆尽?

香港的一九四九,百几万难民涌入香港,有国军的残部与家眷,有连机器工人一起搬来的上海厂商,有不愿到台湾的国大代表和文化人仕,更多更多从广东涌入的平民百姓,当中有当时是国军后来是工业家的蒋震,年少的林伯里,科大校长朱经武,港大校长徐立之,有钱穆,余英时,马英九……大埔的「将军府」,新开张的「荔园」,每天都飘扬着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的「调景领」(九七后成了絶响)……所有这些都是香港人的集体回忆。原文引用:“粤文化生命力强韧,像海洋里的漩涡一样有巨大的吸力和同化力,一九四九流过来的百万人潮,一过口岸,就进入这个文化和语言的大吸器,大熔炉里。无法融入的,或者设法离开,或者就被淘汰。融入的,六十年后,你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九四九的迁徙者。于是,从外面看起来,七百万香港人,就是一个整体,都是说广州话的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