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是“3·15”(第4/4页)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故何也?”

子墨子言曰:“执有命者以杂于民间者众。执有命者之言曰:‘命富则富,命贫则贫,命众则众,命寡则寡,命治则治,命乱则乱,命寿则寿,命夭则夭。命虽强劲,何益哉?’上以说王公大人,废大人之听治,下以说天下百姓,驵百姓之从事。故执有命者不仁,故当执有命者之言,不可不明辨。”

然则明辨此之说,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言必立仪。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墨子·非命上》)

所谓说话一定要有的“三表”,就是指三大标准。第一个标准是“有本之者”,就是说:说话有史料根据没有啊?有可靠的典籍记载吗?出自什么书?要严谨哦!

第二个标准是“有原之者”,就是说,你要说的东西是否符合老百姓的日常经验。

第三个标准是:你的话是否有益于国事民生?这是强调:不要务虚,要务实,要把注意力多放在当务之急的事情上。

——这就是墨子的“言有三表”,说话辩论要是能抓住了这“三表”,那就等于学会了降龙十八掌,全是毫无花巧的硬功夫。墨家后来还发展出了所谓“别墨”,按西方哲学名词来套就是“新墨家”,你要嫌这个词太老土,那就用neo-moism,以前流行加前缀“neo”后来又流行加前缀“post”,反正很洋就是了。这个neo-moism中的一支极其雕琢辩论技术,发展出惊人的逻辑研究,若论诡辩的本领,绝不在古希腊最著名的诡辩大师芝诺以下——现在知道遗憾了吧,如果许行真和墨家有关,怎么孟子偏偏却遇上个笨嘴拙舌的陈相呢?孟子虽然是辩论大师,可到底是业余的,人家墨家那么多专业的辩论高手,怎么就不出来几个PK(对决)老孟一回呢?更何况,孟老师一辈子和杨朱、墨翟两派作对,《墨子》里边也没少挤对儒家,这两派分明势同水火——宫本武藏和佐佐木小次郎早晚是要对决的,可是,得让我们这些看客们等到什么时候啊?

终于来了!

夷之,一位根正苗红的墨家人物找上门单挑来了。我们且看下一节孟老师隔山打牛的盖世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