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人作孽(第3/6页)

他要不解释,一般人都还明白,这一解释,反倒让人糊涂了。

没办法,我只好再受受累,解释一遍他的“解释”。

先说“高宗雊雉”。

高宗是哪一位?叫“高宗”的多了,宋高宗赵构、清高宗弘历,都是大名人,可这里说的高宗是商代的高宗,叫做武丁。

雊雉又是什么呢?很简单,就是野鸡。

据说,武丁搞祭祀活动,祭祀的是商代的开国英雄商汤王(就是孟子在前文屡次讲过,又常把他和周文王并称的那位靠七十里土地起家而称王天下的商汤王)。第二天,来了一只野鸡,踩在一只大鼎上边叫了几声。

这可把堂堂的武丁王给吓坏了:“完了,完了,坏菜了!”

旁边有个大臣叫祖己的,觉得奇怪,忙问武丁:“大王,您这是怎么了?”

武丁惊魂未定:“野鸡,野鸡来了——落在鼎上叫,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祖己满不在乎地说:“这没什么值得担心的,您只要好好把国家的政务搞好了,让老百姓都满意了,上天自然会眷顾您的;您再好好把祭祀工作抓好了,别搞邪教,上天自然会关照您的。两只手都要抓,两只手都要硬,这才能够顺应天意,赢得老天爷的芳心。”

武丁听祖己这么一说,这才宽了心,于是清明于政治,恭敬于祭祀,后来不但没有什么厄运降临,他还带领商朝人民走向了繁荣富强。

——这就是“高宗雊雉”的典故,看来“天作孽”的这个“天”字在古代来说是实有所指的。我们再来说说“宋景守心”。

“宋景”是指春秋时期的宋景公,“守”和“心”这两个字都和天文学有关。

中国古人把天空分成“三垣二十八宿”,这就大致相当于西方人划分星座。“心”就是“心宿”,是二十八宿之一。现在我们有一个很常用的词,叫做“七月流火”,七月份的时候天热得受不了,人们感觉空气里流动着的全是火,报纸上就经常会用上这个词。“七月流火”是《诗经》里的一句话,当然,首先这个“七月”肯定不会是我们现在公历的七月,再者,“火”也不是形容天热,而是指天上的一颗星星。我看过有人给“七月流火”正名,说“火”其实是指火星——这个“正名”只算正了一半,“火”既不是形容天热,也不是指九大行星中的火星,而是指天蝎座中的一颗红色亮星。这颗星,按照中国古人说法,在“三垣二十八宿”里属于心宿,大名叫“心宿二”,小名叫“大火”。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大火”不是火星,那火星在中国古代怎么称呼啊?

火星在当时有一个非常具有神秘色彩的名字:荧惑。

怎么叫了这么个名字呢?这是有讲究的。火星有时候比较亮,有时候又会变暗,所以叫“荧”;星星们在天上走路,就属火星走得不老实,时快时慢,有时甚至还会走三步退两步,实在太搞怪了,太让人迷惑了,呵呵,这就是“惑”。

——我先打住一下,插句话。现在有不少人很相信古代的这些占星术,甚至花钱去请大师给自己占星算命,所以呢,我往下即将讲到的一些内容可能会引起这些人的反感,呵呵,我先提醒一声:有相信占星术的朋友不妨跳过这段往下看。

打过预防针,我就接着说了。荧惑,也就是火星,在古人眼里可不是个好东西,像什么打仗啊,死人啊,饥荒啊,全都跟它有关。

我为什么放下心宿二,又谈了这么半天荧惑呢?因为这两颗星有着大大的关系,“宋景守心”这个故事也就是让这两颗星给闹的。

荧惑和心宿二都是红色的,闪着血光,一个长得像凶神,一个模样似恶煞,如果这凶神和恶煞凑到了一起,那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