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掀风作浪(第2/5页)

那么郭氏之废就成了定局。

当然郭氏之死,如果按照历史轨迹发展,还要到明年十一月,石坚不可能等到那时候才回到朝中。但没有郭氏写的那封信,石坚也要推动郭氏一种重新上位的假象,于是悲剧发生。

石坚就可以借这个案件将吕夷简彻底除去。

这不是个人的恩怨,是为牺牲的几万士兵报仇。

还有一件事,使石坚不能容忍吕夷简。

石坚从邸报中得知了一件事。刚回到京城的庞籍,担任御史,弹劾龙图阁直学士、权三司使范讽。

其实范讽这个人还是挺不错的,以荫补父亲范正辞,任官,出任平阴县,时黄河决口,水消退后田界混乱不清,诉讼不止,久不能决。范到任后,亲自主持辨认疆界,争论乃止。用巡视官员的话来说,范讽为政,济贫扶弱,事必躬亲,不法者痛加治之。后来出知青州,山东饥荒,王曾家是大户,但王曾是什么样的官员。范讽不避权贵,开王家藏粮放于灾民。于是闻名于朝廷,直达中枢。

那么这样的一个官员有什么让庞籍看不上眼的?

范讽为人旷达,任性不羁,石坚那是伪放,人家是真放。所以就不拘小节,有些事情就没有注意,多次逾制。最主要一点,他与寡居的嫂子似乎来往过于亲昵。

不知道这件隐秘的事,让庞籍知道了。庞籍一听,这不行啊。于是上书。

但又牵边出一个人,那就是李迪。李迪本来让刘后搞得心灰意冷,没有想到自己还有进京的时候,而且官拜亚相,知无不为。那真是尽心尽力。特别是吕夷简在废后之事上,还有主动到元俨家求元俨愿谅。老王爷还真以为他改悔,亲自勉励了几句。还有吕夷简让自己的门生僧惠清越格担任为守阙鉴义。于是与范讽弹劾吕夷简,赵祯不报。

在李迪看来,吕夷简这是献媚于元俨。在赵祯看来这是吕夷简改悔。而且牵连到他尊敬的八王元俨,这种不报也是自然的事。但没有想到这让吕夷简恨之入骨。

还有一层关系,李迪十分看重范讽,两人还结成儿女亲事。看到庞籍的弹劾,李迪不报。他也有想法,范讽这算什么?比吕夷简那种献媚根本就是毛毛雨嘛。这是人家有魏晋遗风,而且你身为御史,不问政事,专问人家私事何为?

这是理念的不同。在庞籍看来是大事,在李迪看来是一件小事。于是李迪迁庞为广东转运使。但这回庞籍不乐意了,你是儿女亲事,也不能如此包庇。但无论是李迪还是王曾,都认为庞籍有些小词大作,不问。

这时候吕夷简就故意在小皇帝面前提起河北河东三路功臣,富弼、韩琦、庞籍。你看人家多好啊,当时这三人都顶着吕夷简干的,可现在人家不但不生气,反而赞誉。皇上听了开心,还认为吕夷简现在真心改悔。话题便引到庞籍这次被罢免身上,说让天下功臣寒心。

加上庞籍不服气,不但不前去赴任,反而穷究此事。小皇上一听,虽然范讽做得不好,可这是一件丑事,递个密折就行,何必大肆宣扬。于是各打五十大板,反正庞籍也贬官了,大家一起贬吧。让范讽知兗州。

但范讽也不服气了,说我冤枉,没有与嫂子通奸,现在无罪贬职,皇上难道与庞籍一样,坐实臣这桩丑名?

辨解就辨解,范讽也许是气愤,言语之间,对赵祯有所不恭。

赵祯没有办法,只好下旨,诏即南京置狱,遣淮南转运使黄总、提点河北刑狱张嵩审理此案。这个案件从开始审理后,因为范讽人品旷达,象一些名人隐士,如张轞、石介、李冠、徐遁都仰羡其人。听说此事,为其鸣冤。

最后两个官员也如实回答了,范讽虽然旷达不羁,可庞籍所奏确实多有不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