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将军奋剑南天起 李成栋反正(第4/12页)

李成栋本人的坐骑也被炮火击中,他自己摔入泥中,狼狈不堪,此地遭逢败绩,是他数年战场遭遇中最危险的一次。

正在李成栋无计可施之际,张家玉一个表兄李郝思献计,把道滘防守的详细情况一一禀告,并请求李成栋事成后赏他道滘一块好地。

李成栋大喜,马上指挥兵马集中力量进入道滘防守薄弱的东北角,攻入道滘。

入城后,清军遍屠居民,把张家玉和韩如琰的宗族杀个精光。当然,李成栋也不食言,赏给叛徒李郝思一块上好的田地(现在的南丫乡李洲角)。

义军首领叶如日等人一起战死西乡。张家玉暂时逃脱。

至此,李成栋的下一个战利品目标,就是在肇庆即位不久的永历帝朱由榔。

永历帝是明桂王朱常瀛的二儿子,乃袭爵桂王朱由木爱的弟弟。桂王朱常瀛乃明神宗第七子,封地原本在衡州。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湖南,桂王跑往广西,当时的朱由榔(时封永明王)被农民军抓住。但他命好,张献忠这个大魔头竟然没有杀他,后来他趁乱逃跑,到了梧州与老桂王相会。1644年,老桂王病死,其子朱由木爱袭封。小桂王命也不长,很快也病死。这样一来,桂王一系,朱由榔就是唯一正宗了。

隆武帝“御驾亲征”前,也曾讲过“永明王(朱由榔)神宗嫡孙,正统所系。朕无子,后当属诸永明王”。因此,隆武帝死后,瞿式耜等人就名正言顺地立永明王朱由榔“监国”。虽然绍武帝抢先称帝,又在内讧中获得先机,但不久就在骄傲中为清军攻灭。

1646年,就任“监国”的永明王朱由榔二十四岁,姿表飘逸,样貌酷似其祖父明神宗朱翊钧。虽然这位爷没有帝王端凝深沉的大器,他事母极孝,又无好色饮酒的恶习,在明末诸帝中,可以算是品质不差的人才。

称帝之后,永历帝在与绍武帝的交战中落败,而他御下的朝政也一片混乱。拥戴他登帝的大学士丁魁楚贪婪误国,遍树朋党,裙带满朝。

不久,广州绍武帝被擒的消息传来,永历帝惊吓非小,开始了他长达十六年“闻警即逃”的流浪生涯。

当时,只有忠臣瞿式耜坚持死守肇庆,但弘历帝要瞿式耜带兵与自己同行护驾。无奈,瞿式耜赶忙在肇庆部署防守阵地,然后飞速赶往梧州与已经逃亡的永历帝相会。

不料,永历帝早就在几天前已经溯流北逃,奔往桂林。急赶数日,瞿式耜才追上这位脚底抹油的皇帝。

此时的永历帝身边众臣零散。当初他在肇庆上船准备逃跑时,大学士丁魁楚、李永茂以及兵部尚书王化澄、工部尚书晏日曙都各携家眷财物上船,表示说准备和永历帝一起出逃扈驾。走到半路,这些人和他们的船全都不见了踪影。

永历帝刚在桂林喘息两天,就有消息传来,李成栋属下兵将已经攻下肇庆、高州、雷州、廉州、梧州等重地。永历帝任命的广西巡抚曹烨,已经“肉袒牵羊”,向李成栋投降。这帮王八蛋书读得很多很多,礼义廉耻记不住,古书里讲的投降礼节都依式做足全套。

最工于心计,最富于表演才能,最能走一步看三步、最善于给自己留退路而下场又最为悲惨的,当属永历帝的“武英殿大学士”丁魁楚。

丁魁楚,河南永城人。万历年间中进士,有吏才,至崇祯九年官至河北巡抚。此公胆小,当时的后金兵进攻河北时,他弃军而逃。由于他“善事权要”,崇祯朝执政的大学士温体仁百般周旋,使他免于重罚。弘光在南京称帝时,丁魁楚被重新启用,为兵部右侍郎。永历帝继位后,封他为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

自恃有拥戴之功,丁魁楚整日只知受贿卖官,派军士在肇庆灵羊峡一带挖掘端砚老坑石头,制作精美砚台玩赏、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