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看哪,这个人(第3/9页)

吴起没有回家奔丧触及了老师曾参的忍耐底线,曾参以提倡孝道闻名于世,他的一切人生哲学、道德观都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上,如今他的弟子以赤裸裸的行动违反他视为根本价值的东西,这是他无法忍受的,最后的结果是吴起被逐出师门。

千金散败、有家难回,母丧不归,被老师逐出师门,吴起的生命跌入低谷。一切的一切都是因功名而起,而现在功名对于吴起仍然是遥遥无期,只有一颗经过无数次的淬火而僵硬了的心。此后吴起弃文从武,开始研究兵法。当时,列国之间争斗不息,兵法是最实用的学问。《孙子兵法》名扬天下,引得无数军事爱好者研究揣摩,吴起也加入到这个行列。吴起的过人之处在于极高的智商,丰富的阅历,扎实的文字功底(从曾参那里学来的),还有最重要的——可怕的自虐精神。一个怀着强烈成功欲望的人到了生命的狭窄口通常会表现出自虐倾向。“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便是这种情况下的产物,以及今日农家子弟为过高考独木桥所进行的刻苦攻读。更何况吴起见惯了死亡,也亲手杀过人,死不就是那么一回事么,一死百了,所以在学习时他毫不吝惜地折磨自己的身体、好在他的身体非常强壮还能经得起折腾。除了《孙子变法》吴起还在对《左传》进行阐幽发微的工作,原来的《左传》中记录了许多春秋时期的战役,这些都成了吴起研究兵法的案例,原作者左丘明对兵法研究不深,吴起便按照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做了精彩的描述,否则今天我们读到的《左传》不会如此精彩。

苦读很快就结出了硕果,吴起成了鲁国《孙子兵法》研究界的知名人物,还经常给许多军政要人讲课,最后连国君都知道了吴起的大名。名声还给吴起带来另外一个奖品,齐国国君的一个远房亲戚在鲁国旅行的时候遇到吴起,特别欣赏他的才干,认定吴起是一支潜力股,便主动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对于女人,吴起没有太多深层次的感情,他好色,需要一个发泄的对象,因此便接纳了。岂知接纳的是麻烦,是罪过。

不久齐国由于内部政治斗争的需要,发大军来攻鲁国。齐国军队带着对文化大国军事小国鲁国的藐视一路破关斩将,报急的文书像瓦片(那时用的是竹简)一样砸到鲁君的桌上。国家危机,呼唤人才,鲁国正好就有一名人才。吴起到目前为止所展现出来的才能更多在理论方面,并没有在实际战争中取得过胜利。鲁君有心任用吴起,但周围的人提醒到道:“吴起娶了齐国的媳妇,据说两人关系还比较恩爱,吴起怎么会诚心实意地领着鲁国军队和老丈人所在国家的军队作战呢?枕边风的影响不可不防。”鲁君犹豫了,枕边风的危害他见得太多了。

吴起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心里也不是滋味,为什么在前进的道路上总有感情的障碍?但犹豫并没有持续太久,一个女人并不能阻挡他的前途。在吴起看来,他是人群中的高贵品种,承担着创造历史的使命,因此有权牺牲那些低级的品种来实现自己的目标,比如在身边经常陪他睡觉的那个女人。她仅仅是个女人,吴起压根对她也没有太多的感情。

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吴起把夫人哄睡觉(不要问用什么手段),然后拔起刀……

当吴起把夫人的头颅摆在鲁君的桌上,鲁国君臣惊呆了,在这个犬儒的朝廷里,从来没有人敢于用这种手段表达自己的心意。大臣们吓的说不出话来,他们知道此番不让吴起为鲁国效劳,那么下次吴起很可能为鲁国的敌人效劳。

吴起率领鲁军去迎战齐军,齐军在鲁军面前骄横惯了,此次也不例外。吴起先是助长了他们的骄横,然后像汉拔尼在坎尼那样,他把老弱军队放在中间,精锐部队位于两侧。战斗打响后,齐军袭来,鲁军中央自然后撤,两翼却大事攻击齐军后部的软弱力量,齐军后军阵脚大乱开始逃跑,受其影响前锋也纷纷溃退,鲁军掀起全面攻击,齐军被杀的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