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看哪,这个人(第2/9页)

一个柔弱的寡母总是会培养出狂傲的儿。吴起狂傲,自视不凡,不屑于像蝇营狗苟的芸芸众生那样在熙熙攘攘的金钱堆里度过名不见经传的一生。有一种事物,吴起越是思考、就越会充满永远新鲜和永增无已的赞叹和羡慕——功名。功名之于吴起好比酒精之于酒徒,吗啡之于烟鬼。吴起的灵魂、血液和细胞全部被功名占据,致使他的一切行为都以获取功名为导向。为了功名,吴起不惜破费千金家产用来拜师学艺、四处交游,但辛苦一场始终是在命运的门口徘徊,找不到登堂入室的途径。家产在渐渐的减少,老母亲也从大瓦房搬到了简陋的平房,吴起依然痴心不改。前番外出,又是一趟没有突破性进展、花费不低的旅行,而且在旅行的末尾还背上了30多条人命,没有比这还糟糕的了。

吴起杀了人,官府不会放过他,所以母子两人久别后的重逢马上就变成了重逢后的久别,而且很可能永远无法相见。即便不杀人,吴起在家也不会呆太长的时间,名利的兔子会让他坐卧不宁。临行之前,吴起跪在母前,以手指天,发下重誓“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苍老的母亲眼泪婆娑,但什么也没有说。吴起不敢正视母亲的眼睛,因为那里面有种力量会让他无法走出家门。吴起咬着牙扭过头、一跺脚消失在莽莽夜色之中。

起儿啊,你慢点走,功名的道路无尽头。

【2、一起一落】

吴起离开了家乡,开始了新一轮的,也是最后一轮的闯荡,身后的门已经被他的誓言关闭,唯一的去处是功名乡。

吴起离开卫国,来到了卫国的兄弟之邦鲁国。鲁国是个文化发达的国家,是当时的文化中心,儒家弟子的集散地。那里经常有著名专家学者驻留讲学,各种学术报告此起彼伏,连小孩子都知道“回”字的四种写法。吴起屡次外出失败,产生了继续深造的心思,在鲁国他遇到了孔子高徒曾参,便拜他为师从而学之。

与曾参的交往令吴起大为火光。这是一对性格、气质、追求截然不同的师徒,曾参木讷,反应比别人慢半怕,整日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满脑子的仁义道德,一副为天下师的样子。吴起反应灵敏、语言丰富、性格急躁、有着强烈的成功欲,他想要的并不是什么高尚的品德,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成功,所以两人的合作非常不愉快。吴起之所以仍然呆在曾参的门下每天忍受高强度的说教折磨,唯一的解释就是他想从这里毕业,从此就可以拿着儒家颁发的毕业证混出路,这在当时还真的管用,魏文候的帐下就有许多孔子的高徒和孔子高徒的高徒。但是学业并没有延续下去,一个事件的出现终止了两人的师徒关系,导致吴起最后没有拿到毕业证。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一天从吴起的家乡卫国左氏镇传来消息,吴起的母亲死了。吴起冰冷的血液泛起了人性的温度,毕竟那是他的母亲,是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容忍他任性胡为,败坏家业的单身母亲。母亲的死使吴起失去了一个可以荣归故里,报答母亲的机会。想到此吴起悲痛欲绝,但并没有长久地沉浸在悲伤之中,没有多长时间就又出现在曾参的面前领受学业,只不过脸上多了几分刚毅和沉寂。一个男子汉应该能够战胜感情上的痛苦,是啊,人只有经历过最亲近的人的死亡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虽然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都不一样。吴起体会到的是生命的虚无,功名的不朽。

按照当时传统,母亲去世,儿子应该回去奔丧,若论儒家门规吴起还需守丧三年。可对吴起而言,奔丧并不是简单的回家祭拜母亲,还意味着对人生至高追求的放弃,这里面涉及到了吴起人生观中最本质的东西,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吴起在离开家门的时候曾经发下誓言:“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如果不明不白地回去,便意味着放弃了自己对功名的追求,或者至少也减弱了追求的决心;如果不回去,便要背上不孝的骂名,在这个非此即彼的命题上吴起没有做更多犹豫,功名一如既往的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