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通淮(下)(第3/4页)

所谓非逞一时血勇之辈,实际上是说妥欢帖木儿胆子小,性情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所谓“万一战局不利……留在城里处处仰人鼻息”,实际上说的是妥欢帖木儿不能做俘虏,一旦做了俘虏之后肯定会摇尾乞怜。这两个意思,伯颜忽都尽量表达得隐晦委婉,给自家名义上的丈夫留足了颜面。然而,话音落后,依旧让对方羞愧得几乎捂着脸逃走。

“你,你不知道!”再也不肯与伯颜忽都目光相对,妥欢帖木儿盯着地面,喘息着呻吟,“你什么都不知道。他们,定柱他们几个,不会准许朕做任何决定。朕,朕早就已经打算将皇位交给太子了,可是,可是朕的圣旨却通不过中书省,朕,朕想下个中旨,也无法送出大都城!”

几乎是平生第一次,他肯坐下来跟伯颜忽都商议朝政。却没想到,说出来的消息如此令人无奈。那伯颜忽都听了,先是微微皱了下眉头,随即,目光向周围的太监宫女们缓缓探询,待从后者脸上找到了足够的肯定暗示后,又开始笑着摇头,“嗤!这帮家伙,可真是胆大包天。居然连劫持圣驾的事情都做得出来了。不过,他们这些人真的能做到完全一条心么,以臣妾之见,应该会很难吧?!”

“你们出去,都出去,离开宫门二十步,非朕和皇后的召唤,谁也不准靠近!”妥欢帖木儿心里打了个哆嗦,赶紧大声开始清场。“高文过,你不要走。你站在门口。有人敢不听朕的话靠近,你,你就立刻给朕咳嗽几声!”

“是!”太监总管高文过哭笑不得,躬身行了个礼,倒退着出门。

妥欢帖木儿主动送到门口,亲手关上了寝宫大门。又小心翼翼地走到窗口四下张望了好几遍,才缓缓走回来,压低了声音说道:“不瞒你说,他们几个肯定心思不在一处。那定柱。贺唯一都是傻的,明知道未必能打得过朱屠户,却宁愿拉着朕跟他们一起去死,也不准朕去冀宁投奔太子。而那李思齐、汪家奴和月阔察儿,恐怕各自有各自的退路。特别是汪家奴父子,他们汪家世代经营陕西,门生故旧遍地。即便去了太子那边,为了陕西的援兵和钱粮,估计也没人敢把他们怎么样!”

“那,那陛下为何不早点儿宣汪家奴进宫?”没想到妥欢帖木儿被吓成了如此模样,伯颜忽都再度皱眉。这可跟当年铲除伯颜,诛杀皇太后卜答失里的妥欢帖木儿,完全是两个人,彻底超出了她的想象极限。然而,这么多年,她也早就习惯了失望,虽然有些不适应,却也不会失望更多。“莫非陛下还想看看,他们到底能否打赢朱屠户么?”

“朕没办法啊,朕真的没办法!”妥欢帖木儿跺了跺脚,咬牙切齿。“朕都跟你说过,不想再当皇帝了。早交卸出去,早落个一身轻。太子虽然不孝,朕手头已经没一兵一卒了,他倒也不至于非要送朕归西才肯安心。可汪家奴父子虽然在陕西有强援,于大都城内却没什么人马可用。而贺唯一和李思齐,一个掌握了朕的怯薛,一个带着十万虎狼。朕如果,如果再谋事不秘,被他们两个察觉。他们可能不会杀朕,却,却未必不会像当日诛杀番僧那样,再度血洗皇宫!”

“原来陛下还在乎妾身的死活!”伯颜忽都听了,心中竟然涌起几分欣慰。“可那李思齐和贺唯一,不能整天盯着陛下您吧?!妾身听宫女们议论,说朱屠户的兵马都快打到德州了。他们难道就不准备迎战于道,而是一直蹲在大都城里,等着朱屠户打上门来?!”

“那,那倒是不至于?”妥欢帖木儿想了想,终于平心静气地摇头。“大都城内的存粮,还是当初哈麻给积攒下来的呢。满打满算,也就够军队再吃三个月。而一旦让朱屠户的兵马过了涿州,根本不用再打,将通州、卢沟桥与北面的龙庆州一堵,大都城内的人就得活活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