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通淮(下)(第2/4页)

“朕,朕,朕……”不知不觉间,妥欢帖木儿主动将胳膊搭在了高文过的肩膀上,两腿发软,上下牙齿不停地相撞。

“陛下,坤德殿马上就到了!”高文过不明白妥欢帖木儿为何会变成如此模样,主动将腰弯下了些,同时小声安慰。

虽然天气已经转暖,身上还披着厚厚的貂裘,妥欢帖木儿却冷得瑟瑟发抖。先前被汗水湿透的小衣儿,黏黏地裹在了身体上,令他每走一步,都如坠冰窟。

“朕,朕知道!朕,朕不,不能现在去见她。掉头,送朕回东暖阁!不,朕,朕还是现在就去。不,朕,朕需要先,先喝,喝一碗热,热热的奶茶!”一边哆嗦着,他一边喃喃地命令。转眼间,主意已经变了很多次,最终,还是将脚步停了下来,再也不肯向前多走半步。

“转身,回东暖阁。吩咐御膳房,现在就去熬奶茶!”高文过拿他没办法,只好带领太监宫女们,搀扶着他往回走。才又走了十几步,妥欢帖木儿却再度回转身体,喃喃地吩咐,“算了,还是去见见她吧。朕,朕,朕已经走到这儿了!”

“起驾,去坤德殿!”高文过愣了愣,苦笑着再度发号施令。

这回,妥欢帖木儿总算没有再改主意,被大伙簇拥着迤逦前行。不多时,就来到了第一皇后,伯颜忽都的寝宫。

早有宫女预先给伯颜忽都传了话,提醒她迎出了门外。夫妻两个忽然见了面,彼此都微微一愣,感觉竟然恍如隔世。

“你,你比原来,原来老了!”木然进了屋子,又发了半晌的呆之后,妥欢帖木儿猛然没头没脑地冒出了一句,随即面红耳赤。

虽然没有生病,事实上,他现在的状态与大病初愈的人没什么两样。脑子也时而灵光,事儿发木。想当年伯颜忽都与他成亲时,不过豆蔻年华。在坤德殿里苦熬了十四五年,怎么可能还保持得了少女般的容颜?而将她折磨得未老先衰的负心汉,又是哪个?若不是奇氏忽然背叛,他这辈子怎么可能还想起伯颜忽都这个第一皇后来?

“世间哪有不老的人?况且妾身是蒙古女子,天生就比汉家和高丽女子老得快些!”伯颜忽都却早已把一切都看开了,冲着他笑了笑,柔声回应。

草原气候恶劣,生存艰难。所以蒙古女子都如杏花,开得早,开得热烈,凋零得也极为匆忙。这,几乎是大都城内人尽皆知的事实。但皇宫的女人,怎么能与寻常牧羊女子相提并论?她们的饮食起居条件,比牧羊女子强了何止万辈,比寻常汉人大户之女也强了不止百倍,按理,三十出头正该娇艳如牡丹怒放才对,怎么可能已经只剩下了瑟缩的残枝?!

结果,一番善意的解释,非但未能让妥欢帖木儿减轻内心的负疚。反而令他的脸色愈发红润,隐隐仿佛要滴出血浆来。“朕,朕今生,今生负,负你良多!”

“陛下,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意义?你我毕竟都已经不再年青!”伯颜忽都被他鲁莽的举动逗得莞尔一笑,眼神里,居然露出了几分母性的温柔。“况且国事已经艰难如此,陛下如果有那份精力,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应对眼前危局才好。至于妾身,自小便有长辈算出妾身命苦,能有个房子遮风挡雨就已经满足了,早就不奢求更多!”

“这,这……”妥欢帖木儿闻听,恨不得找个地缝,一头扎进去永远不再出来。从十六岁被冷落到三十几岁,现在才听到自己几句忏悔之言,岂不是太晚?况且即便自己这个皇帝诚意悔过,还能善待得了她几天?恐怕不用三个月,淮安军就会打到了大都城外了。到头来除了陪着自己一死,伯颜忽都还能落下个什么?

“陛下不必多想,咱们蒙古女子,向来是嫁了谁,这辈子就跟着谁。富贵贫贱,都会认命。”见妥欢帖木儿又尴尬地说不出话来,伯颜忽都笑了笑,继续低声劝慰。“只是妾身,很早之前就知道陛下非,非逞一时血勇之辈。所以才想劝陛下早做打算,免得万一战局不利,又来不及出猎塞外,留在城里处处仰人鼻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