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转身(五)(第3/4页)

“谈何容易?”月阔察儿没有力气反驳大厨路汶的话,只是讪笑着摇头,“你们汉人会种地,做买卖,开作坊。而我们蒙古人,除了纵马抡刀之外,却只会放牧养羊。说是平等,最后钱还不都的被你们赚了去?我的族人却只能咬着牙苦捱!”

“养羊养好了,可比种地赚钱多!”大厨路汶缓缓站起身,笑着反驳。“而不会的东西,只要用心学,就一定能学会。路某记得前年偷偷刺探朝廷的军情,朝廷这边所造火炮,又重又笨,还容易炸膛。而现在,朝廷所造之炮,却不比我淮安军几年前所造差多少。火枪也造了一批又一批,源源不断。”

“终究还是有差距!”月阔察儿难得心情振奋了些,笑着谦虚。

大元这边,在武器制造方面,的确追赶得很快。甚至在水力工坊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虽然,这里边大部分东西,都是从淮扬偷师。但至少它们说明了,蒙古人在学习能力方面,并不比汉人差得太多。

“只要肯努力,差距就只会越来越小。而一味地给予照顾,或者高高在上吃人供奉,才会遗祸千年!”大厨路汶心态非常平静,只是简单的就事论事。“想当年,两万蒙古军,可以横扫天下。而如今,蒙古军的战斗力到底如何,太尉大人比路某清楚!”

“嗯!”月阔察儿的身体晃了晃,差点儿没当场吐血。蒙古军的战斗力如何还如当初的话,朝廷怎么又会指望那些“义兵”?这些年,可不只是在东方,蒙古军屡战屡败。在西域,甚至更远的大漠之西,蒙古军也被曾经的手下败将打得满地找牙。

而这距离当年横扫天下,不过才区区七十几年。七十几年时间里,蒙古人享受到了全天下的供奉,却为此付出了整个民族无论武力还是心智,都大幅退化的代价。这到受人供奉到底是祸是福,有谁能说得清楚?!

将月阔察儿的郁闷看在眼里,路汶忽然提高了声音,大声总结道:“我家主公曾经说过,不劳而获,乃取死之道也,非智者所为。而只有各族人都平等相待,才可能和睦相处,彼此之间互相认同。相反,越是人为地制造差异,差异也会越来越大。”

不待月阔察儿表示理解,或者出言反驳,他又迅速补充,“哈麻大人在逃离大都之前,也曾经对路某说过,全天下的蒙古人加起来,也不过五百万。以区区五百万,奴役五千万乃至更众,被推翻乃是早晚的事情!而即便大元朝廷能跟我淮扬拼得两败俱伤,将来也注定会亡于其他豪杰之手。到那时,恐怕就没人再会跟我家主公一样,愿意拿贵方百姓平等相待了!太尉大人既然念念不忘自己是蒙古人,就应该知道什么对天下蒙古人来说,才是最好的结局?!”

说罢,大厨路汶笑着向众人拱手,“不多啰嗦了,反正今晚该说的,不该说的,路某都交代清楚了。谢谢太尉大人赐宴,路某先行告退。这两天,路某就住在伯颜兄弟家里头。到底何去何从,太尉大人可以慢慢地想!”

“且慢!”见对方说走就走,月阔察儿本能地伸出一只手去拦阻。但手指眼看着就要碰到路汶的衣袖,却又忽然僵在了半空当中。

不是因为畏惧对方怀里还藏着掌心雷,这一次,令他失去留客勇气的,是一种看不到,摸不着,威力却丝毫不亚于掌心雷的东西。平等?当年朱屠户刚提出来,被全天下都视作梦呓的治政理念,居然还包含着如此深邃的内核?汉人、蒙古人、色目人以及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百姓,都平等相待,一视同仁。这样的梦想,看起来竟然如此充满了诱惑力。即便感觉到其不可能实现,也让人忍不住想全力去试一试。

其他几位武将,此刻亦心乱如麻。如果大元朝注定要灭亡的话,无疑,亡于淮安军之手是最好的结局。至少,淮安军不会向任何人展开血腥报复。至少,在朱屠户的治下,任何民族都不会被另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