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大三元(第4/6页)

大年初一的早餐比较与平时不同,最先端上来的是一个青青绿绿、生辣气冲天的五辛盘,盛着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五样蔬菜,据说吃五辛盘可以发散五脏郁气,预防时疫不生病。

几个孩子也有他们爱吃的食品,一碟麦芽糖制成的“胶牙饧”很快就被几个孩子瓜分一空。桃梅和三姐儿又端着两盘热气腾腾地“牢丸”上来,这牢丸就是饺子,只是这年代还不叫这个名字罢了。

杨帆夹了一个“牢丸”,一边吃着一边对小蛮道:“一会儿我要入朝参拜天子,仪典之后还有宫宴,昨夜是陆毛峰当值,下午我去替他一会儿,因为晚上宫里有驱傩舞,我还得对警戒先做些安排,要到晚上才能回来。”

杨帆对小蛮交代着,杨思蓉就在一旁眨着一双大眼睛看他,杨帆亲昵地捏了捏她的脸蛋儿,道:“野丫头,巴望着想出去吧?一会儿叫你娘带你去‘传座’。爹爹晚上回来,再带你们去朱雀大街看驱傩舞。记着,到了别人家,别见着什么好东西都吃,要是吃饱了,到了下一家可就吃不下东西了。”

杨思蓉顿时高兴起来,向他扮个鬼脸,嘻嘻地笑起来。

唐人正月初一时,家家户户都设酒宴,邻居、好友要互相拜年,走到谁家吃到谁家,这叫“传座”,杨帆的左右邻居过年时都不在家,但是郑氏夫人的府邸就在后边,这是必须要去的。

古竹婷虽然是妾,可杨帆对她父母一直很尊敬,所以古家也是要去的,同时杨帆在长安也有一些交好的人家、官场的同道,包括马桥的老娘和夫人也从洛阳搬来了,就住在旁边坊里,也要登门拜望一下。

杨帆道:“今日就由娘子带着孩子去传座拜托年吧,阿奴留在府上接待旁人来拜年的,小婷正怀着身孕,昨儿就没休息好,今天好好休息一下,晚上游街看戏的时候咱们一家人一起出去,记得准备一辆步挽车。”

杨帆一一吩咐,娇妻爱妾皆温驯点头,对他的安排自无丝毫疑义。杨帆吃了一盘“牢丸”,又洗漱清洁一番,便换了朝服入宫。宫门外百官云集,今天来的官员着实不少,在京官员都得来,还有皇亲国戚,勋贵功臣。

好在每年的大年初一京官都要给皇帝拜年,这套规章礼仪大家都熟稔了,倒也忙而不乱。很快,大家便按文臣武将、皇亲勋贵的队伍站好,同一队列再按官职爵位的高低排列,显得有条不紊。

大家互相见面,自然也要互相问候一番,是以队伍里乱哄哄的,平时督管甚严的观风御史这时也不再板着臭脸,而是和大家一样笑容可掬,见到了熟人、朋友也会上前招呼拜年。

吉时一到,宰相率领百官入宫,武则天已端坐正殿接受朝拜。在京官员人数太多,平时不上朝的也都来了,大家就轮流上殿,拜贺皇帝,由宰相向皇帝宣读晦涩拗口、字字生僻的贺年骈文,紧接着内臣替皇帝作答致谢。

京官们拜完了年,还有外地府官藩属送来的贺文朝表,由地方官派来的代表当众宣讲,这一通折腾至午方休。官员们早上即便吃得很饱,这时也饥肠辘辘了。

好在这时朝拜终于结束,皇帝宣布召开宫宴,不够资格的小官参拜完皇帝就退出宫城了,只有高级文武官员才能参加宴会。因为宫宴设在大明宫,大家又一窝蜂地转向大明宫。

吐蕃、突厥和日本等国在京使节也都参加了朝拜,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没有人会不识相地说些不愉快的话,吐蕃和突厥使节都没有说什么不合时宜的话,不过一入席他们就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神色沉重。

吐蕃使节论弥萨见突厥使节莫贺干忧心忡忡,便向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贵使放心,我王已御驾亲征,亲往六诏平叛去了。我王此去,必能很快平定叛乱,到时候乘胜挥军,与贵国仍旧可以形成两面夹攻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