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九章 又逢秋闱时(第4/4页)

有人要问了,不是科举有很完善的反作弊措施吗?神通再大有什么用?

答案是,定然有用的;如果觉着没有,那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神通还不够大,如果神通够大,任何看似无懈可击的体系,在你面前都是土鸡瓦狗,止增笑耳。

这就是顺天乡试的主考官,为何要在考试前才公布名单的原因。就是怕那些防不胜防的通关节。

但是,就算主考官公正廉明,坚决不作弊,同考官也有办法,甚至誊录卷子的誊录手也能掺和进来,更不消考生的夹带、小抄,甚至内外勾结了。让人防不胜防,却又不能不防。

※※※

接到命令的当天,沈默便相当于被软禁起来,连家都没回,便被锦衣卫直接装上密不透风的马车,从国子监带到一处不知何处的庭院,然后开始命题……

用了三天时间,将头场的经义题拟好了,其中决定性的三道四书题,本着不求出奇,但求无过的想法,分别为‘居则曰不吾知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以及‘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都是堂堂正正,且不会引起不好联想的题目。

把经义题交给‘看守’他的锦衣卫,然后又用了两天时间,将后两场的考题拟定,同样交给锦衣卫,他便倒头呼呼大睡,心说这才知道,当考官比做考生还要煎熬呢。

到了初六这天,沈默才醒过来,感觉自己的精力重新充沛起来,便抖擞精神、沐浴更衣,准备与副考、同考们会合,迎接这场艰巨的挑战,或者说是战争!

这是一场考生与考官之间的战争,一场作弊与监视,制度与反制度之间的搏斗,作为维护制度的一方,沈默必须将任何违反制度的现象消灭……或者,至少减少到一个可接受的程度。

如果这次乡试砸了,他将身败名裂,谁也救不了他。

如果这次乡试没砸,此次的经历,将是他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