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 李隆基的办法(第3/3页)

李隆基背着手在帐内走了几步,忽然想起李清下午刚刚送来的奏折未看,急走到御案前,这里有一些他带来的重要文书,其中就有李清的折子,很快他便抽出那份奏折,折子很厚,里面还似有他物,打开,‘啪嗒’一声,里面掉下一封信,李隆基拾起,只见信的封面上写着:‘江都县县令柳随风冒死向皇上进言’,信口打上火漆,显然没有拆封过。

再看看李清折子里的内容,说他确实查获二十万石被窃官盐,当场抓到庆王的小舅子,现盐在徐州,请皇上明示如何处置,另外也提到他被刺一事,但侥幸躲过,为防止再次被刺,现在已经在悄悄回京路上,在奏折的最后则说不日将有六十万贯江淮盐税解押进京,李隆基又打开那封江都县县令柳随风的冒死进言信,却是弹劾扬州刺史李成式私窃官盐、谋私营利,各项数字证据一一罗列,清清楚楚。

李隆基微微一怔,随即嘴角露出一丝会意的笑容,好一个李清,已经替自己准备好了台阶,宁可受刺委屈,也要保全自己的颜面,李隆基轻捋龙须,欣慰地点点头,心中立刻轻快起来。

“传朕的旨意,天雨无法行猎,摆驾回宫,宗室亲王可各自回府。”

……

李隆基坐在龙撵之上,半眯着眼,黑暗中双瞳微微闪着两道细细的精光,身子轻微晃动,龙撵中十分温暖,厚厚的帘帐挡住了外面的风雨之声,他的爱妃杨玉环象一只安静的波斯猫,懒懒地伏在他的膝上,仿佛睡着了一般。

李隆基温柔地抚摩她的背脊,忽然开口道:“玉环,上次你为平阳郡主求情一事,朕已经考虑过了。”

杨玉环一下子坐起来,依偎在李隆基的肩头,低声道:“臣妾早就答应过平阳郡主玉成她的心愿,三郎可别让臣妾失望。”

李隆基在她脸庞上亲了亲,光滑细腻的触感直沁心脾,他心中一荡,道:“朕什么时候让你失望过,朕答应你不追究二李相婚,可你也得给朕想个法子,让堂堂郡主作妾,实在有失皇家颜面。”

“臣妾不管,臣妾这个媒婆是做定了,三郎自己想法子去。”

“这、这倒是难办了。”李隆基轻捋胡须,暗暗思量道:“让李清休妻再娶,他必然也不愿意,再说吐蕃那边指定要李惊雁和亲,也说不过去。”

李隆基的鼻孔被杨玉环的发丝钻入,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喷嚏,想起杨玉环之事,忽然醒悟,“出家,对!让李惊雁出家,除去郡主称号,除去宗室身份,这不就行了吗?可掩人耳目、又不失皇家颜面、还不得罪吐蕃,一箭三雕,何乐而不为。”

他忍不住呵呵笑道:“玉环放心,朕有办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