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硝烟弥漫的朝堂(第4/4页)

第二个脸色大变的是李琳,他虽然略有些迟钝,但他是当事人,也明白李清的祸事来了,他偷偷瞥了一眼李亨,见他面无任何表情,眼光冷然,心中暗暗为李清着急,却苦于无法开口。

第三个明白此中的猫腻的却是李隆基,当时在上元夜他将李清留在东宫就是不想让太子多疑,而现在李林甫的推荐无疑是将李清推上了风头浪尖,使他想雪藏李清的计划落空,李隆基心中恼火,但脸却丝毫不露,只把玩龙案上的青玉镇纸。

就在这时,从朝班中闪出一人大声道:“陛下,臣反对李相国的推荐。”

所有人的眼光刷地朝此人望去,只见他面目清瘦,气质文雅,出语反对之人竟是大理寺卿崔翘,他既不是吏部之人也不是李清的上司,与此事毫不搭界,如果一定要追究二人的关系,就是他的女儿据说与李清走得颇近,二人有翁婿的可能性,但这是私事,如何能拿在朝堂上讲,况且反对李林甫的后果难道他不知道吗?见他唐突出头,几个崔家重臣都对他投去了不满的目光,得罪李林甫,搞不好会牵连到他们。

崔翘一时冲动出班反对,而现在他已经反应过来,自己在做一件天大的蠢事,可现在已经无法后退,皇上看着他,太子看着他,李林甫看着他,满朝文武都在看着他,汗已经湿透了他的内衣,不得已,崔翘只得一咬牙道:“臣以为太子舍人李清虽如相国所说练达有为,但他从九品主簿升至六品舍人,已经是皇恩浩荡,他做太子舍人不足一月,尚无建树,若再升他,恐怕会让其他官员心生疑义,这反而会使相国的美意达不到效果,所以臣以为,不如再等几年,他略有建树再加提拔,岂不是更稳妥!”

李林甫回头盯着他,脸上笑容不减,但目光已经明显不善,他正要反驳,就在这时,李隆基却开口了,“崔爱卿所言极是,太子舍人李清资历尚浅,朕也以为他不足以担当益州司马,李相国,此事作罢!”

他扭头看了看李亨,微微笑道:“只是此人我甚是喜欢,皇儿也要多给他一点机会历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