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将军百战碎铁衣 第六九章 决裂(第3/5页)

一征高句丽,令国内局势越发混乱。

各地盗匪此起彼伏,层出不穷。

大业九年正月,灵武人白瑜娑起兵,夺取官马,北连突厥,其众数万,号称‘奴贼’。

大业九年二月,济阴人孟海公造反……

大业九年二月,齐郡人孟让聚众作乱,与王薄联合……

大业九年二月,北海人郭方预起兵……

大业九年二月,郝孝德聚众数万,与平原造反,并与王薄、孙宣雅等部十余万人,结成联军……

格谦起义;孙宣雅造反……

一时间,这反贼接连不断,如同约定好一样,同时作乱。齐郡、济北、东莱等地,盗匪横行,狼烟四起。

而这些状况,又使得朝堂上,争吵声更加激烈。

同月,隋炀帝杨广下诏,命李渊为山西慰抚大使,太原留守。不论长安、洛阳吵翻了天,杨广却毫不动摇,定要向高句丽开战,一雪去年战败耻辱。也许在杨广看来,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反贼出现,就是因为他没有打败高句丽。只要能踏平高句丽,一切都将自动平息。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从巩县传来,一条并不引人瞩目的消息。

前云骑尉,在士林享有盛名,曾作出《清明》《蜀道难》等诗章,独创咏鹅体,写出过《原道》这等经典文章,在高句丽之战中,战功卓著的半缘君,鹅公子,向巩县府衙报备,更换了原来的姓氏。郑言庆从此不复郑姓,改为祖姓,更名为李言庆,并誓言断绝与郑家关联。

这条消息传出以后,并没有在朝堂上引起太大的轰动。

一个‘前’云骑尉改姓而已,又算得什么事情?朝中大臣们的注意力,大都被辽东战事所吸引。然则在士林而言,这条消息却令无数人感到吃惊。郑言庆与郑家断绝关系?为什么!

不久之后,洛阳坊间传出消息:非是鹅公子要断绝和郑家的关系,而是郑家,要开革鹅公子。

顿时,士林哗然……

你郑家本就不对在先,鹅公子就算手段激烈了些,倒也情有可原。

而且,人家连偌大的功劳都不要了,只是为讨回一个公道。你郑家就想着要把人家给开革出去?如此说了,是不是说郑醒不该死,堂堂半缘君,就要受你郑家人的欺凌,构陷,羞辱?

种种言论,从四面八方而来,令郑家顿时陷入尴尬境地。

很显然,郑家人对此并没有任何准备。

原本想趁清明祭祖,当众宣布开革郑言庆,可人家现在抢先一步出手,与郑家断绝了关系。

甚至,不惜更改姓氏,恢复其祖上之姓。

你郑家就算是现在宣布要开革郑言庆,人家早就和你郑家没有关系,到底是谁丢失了颜面。

不待郑善愿等人做出反应,管城崔氏族长崔至仁,已派人登门求见。

“郑氏,果无容人之量如斯乎?”

崔至仁送来一封书信,心里只留下这一句话。

郑善愿面红耳赤,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到底是谁走漏了风声,竟让郑言庆那小子,抢先一步出招?开革是一回事,郑言庆主动脱离,是另一回事。如果他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子,也就罢了。可偏偏他年初才回来,正因抗旨不尊之事,处在风口浪尖上。他现在闹出这一出,把所有的矛头,全部都对准了郑家人。

要知道,在世人眼中,鹅公子是受害者。

以受害者的身份,转而为一个被欺凌的弱者姿态,展露与世人面前,郑家立刻变成了反派。

被构陷、被冒领军功、被没收田产……

诸如此类的消息,不断传出。更有甚者,还传出了郑家企图霸占言庆在巩县的住所。因为郑世安名下,那座位于洞林湖畔的住处已经被郑家没收,那么霸占巩县的住所,倒也不是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