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将军百战碎铁衣 第六九章 决裂(第2/5页)

所以,在窦夫人眼中,言庆就是她的子侄。

晨光中,言庆带着两头獒犬,从林间小路跑过来。

一身白色短衣,给他平添了几分儒雅之气。他那短衣,和普通人的短襦又不太一样,而是近似于后世,唐装的式样。原因无他,言庆总觉得那短襦穿戴起来太麻烦。而且仲春时节,正是生机勃发的时候。衣服不能太过于贴身,可穿大袍长衫又不自在,于是就弄出一套唐装。

反正也就是在家里穿戴,倒也显得很随意。

李世民看着言庆一身‘奇装异服’,颇有些好笑。

他上前道:“兄长,你又去‘晨练’了?”

言庆在凉亭外停下脚步,活动四肢,舒展筋骨。‘晨练’一次,也是出自言庆。清晨锻炼,故名晨练。只是言庆的晨练方式,有些与众不同。他总是先在林间慢跑半个时辰,而后才会开始练功。用他的话说,慢跑可以调整呼吸,强壮气血,令筋骨舒展开来,而后练功,事半功倍。

可李玄霸颇不以为然,“那么慢悠悠的奔跑,和走路有什么区别?”

言庆闻听,也只是淡淡一笑。

“玄霸,今天身子骨如何?”

他迈步走上凉亭,探手为李玄霸号脉。李玄霸也没有像第一次那样,出手相试,非常配合的伸出手来。

“我今天要去府衙处理些杂务。

狮虎儿的身体,也恢复的差不多,是时候用药了。等我把事情都处理完,就可以开始用药。”

李世民剑眉一挑,“兄长,你考虑清楚了?”

在巩县住了十余日,言庆和郑家的矛盾激化,李世民也听到了风声。

对于郑家的这些作为,李世民颇有些不以为然。不过他也清楚,在高门大阀中,并不是以单纯的对错,来考虑事情。更多的时候,还关系到颜面,声名……也许在郑家看来,言庆身为郑家子弟,丝毫没有顾忌郑家的颜面,简直是大逆不道,十恶不赦,远甚于郑醒所为。

只是,言庆用这样的手段还击……

“有什么清楚不清楚,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家欺负到了头上,难道我还要忍气吞声?反正已经撕破了面皮,也没有寰转余地。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再去忍辱负重呢?二郎,此事我意已决,最多日后多些磨难,又算得什么?”

李世民连连点头,“兄长既已决意,小弟也不复赘言。

日后若有什么需要帮助,但说无妨。只要小弟能帮上忙,绝不会推辞。”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郑言庆发现,李世民并没有传说中的‘王霸之气’。人很聪明,也很大气。不过史书中所谓的豁达如汉高祖,英武若魏武帝,却还没有看出。甚至,他连取隋而代之的想法还没有生成,与文史中那种天纵奇才,胸怀大志的形象,颇有一些出入。

更多时候,言庆会觉得李世民,更像个邻家的大男孩儿。

也许成熟了些,也许稳重了些,也许聪明了些……但是说到底,也就是个早熟的大男孩儿罢了。

相比之下,李玄霸更加直接。

“如若有人欺负兄长,狮虎儿断不饶他。”

言庆闻听,也不禁笑起来。

※※※

大业九年二月,惊蛰已过,清明将至。

北方,战火重新燃起。隋炀帝再伐辽东,自涿郡出发,向高句丽挺进。出师前,杨广在涿郡斩高句丽郡王高建武人头祭旗,誓言:不平高句丽,誓不收兵。一时间,辽东风云再起。

对于辽东之战,朝野明显出现了两个声音。

一边主战,强烈要求出兵。其中又以刚被释放出来,被贬为右骁卫骠骑将军的来护卫等武将,最为激烈。他们要借此次出兵,洗刷去年战败的耻辱。这求战之心,可谓是非常强烈;而另一方,却是以文官为主,建议先行平定国内局势,荡平各地盗匪,然后再征伐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