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将军百战碎铁衣 第五章 徐世绩的选择(上)(第3/3页)

大业七年,高句丽王高元,拒绝入朝。

杨广立时大怒,诏令举国动员,准备对高句丽用兵。

只是,不论是杨广,还是裴世矩,在无意之中,都忽略了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大隋,民力疲乏!

※※※

大业七年二月,就在杨广发出征召动员令的时候,邹平郡人王薄,自称知世郎,于长白山聚众作乱。

自大业元年开始,杨广大兴土木,连续用兵。

修缮长城,开凿大运河,并开疆扩土……虽则他建立了不世功业,却也极大的消耗了大隋国力。

特别是开凿通济渠、永济渠以来,中原许多地区,出现了大批流民。

王薄,只是众多流民中的一员。

他做《无向辽东浪死歌》以号召天下,歌词曰:长白山前知世郎,春这红罗金杯当。长矛侵天半,轮刀耀日光。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要说起来,这并不是一首多么脍炙人口的诗篇。

但对于疲乏的大隋民众而言,王薄的这首《无向辽东浪死歌》,却倒出了他们的心声。

反正服兵役是死,不服兵役也是死。既然如此,何不搏一场富贵?

一时间,流民纷纷附从,使得王薄知世郎的名号,顿时无比响亮。而王薄的聚众造反,只是各地反抗兵役的一个缩影。三月初,有东郡韦城人翟让,为东郡法曹,却触法当斩,为狱吏所救,于是聚众瓦岗,反抗官军。同月,又有潞州二贤庄庄主单雄信,举家投奔瓦岗。

这单雄信,是隋唐时期,鼎鼎大名的好汉,同时也是将门之后。

他的祖父单登,曾是北周大将,在平齐之战中,战功卓著,拜护国将军,镇守东昌府。大象元年,单登病故,单雄信的父亲单禹接掌东昌府。然则开皇元年,杨坚篡周,单禹不肯降隋,遭隋将,世袭唐国公李渊率部围攻。城破之后,单禹依旧不肯投降,最终被李渊所杀。

单雄信的到来,使得瓦岗力量顿时增强。

同时翟让又招揽了东郡人邴元真,以及同乡人贾雄为军师,袭掠周遭郡县,一时间风头无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