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破阵子 第二章 天河 (二 下)(第2/4页)

“陛下不是说,宣骠骑大将军见驾么?”高力士拱了拱手,冲李隆基施了个不甚标准的军中之礼,“所以末将就以为,陛下一定是发现了什么异常情况。需要末将提刀上马,替陛下冲锋陷阵!”

“呸。朕麾下又不是没人可用了,冲锋陷阵,哪还能轮得到你这把老骨头!”李隆基笑着啐了一口,心中的不快一扫而空。

“冲锋陷阵自然轮不到末将。然而末将虽然不中用,危急时刻,这把老骨头却可以最后一个挡在陛下身前!”高力士笑了笑,大言不惭地自我表白。

话音刚落,一抹温情就涌了李隆基满脸。当年他纠集嫡系与太平公主火并,高力士就是穿着同样的一袭明光铠,护在了他正前方。太平公主府中的死士箭如雨下,但全被高力士用身体和兵器挡住了去路,一根都没射到他李隆基身上。

战后太医给高力士治伤,光破甲锥就从其身前拔下二十余支。其中几支入肉盈寸,再深一点儿,就会要了他的小命。然而高力士却丝毫不以此为功,伤好后,立刻默默回到了李隆基身边,继续铺纸磨墨,尽一个贴身小太监的本分。

所以李隆基对高力士宠信极厚,除了将其提拔为内宫第一人之外,外面的文职、武职,也给他头顶上加了一大堆。其中最为显赫的便是骠骑大将军之位,直与汉代曾经数度深入大漠,打得匈奴人望风而逃的霍去病比肩。

君臣间随口又说笑了几句,御书房的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李隆基将手中诏敕向前推了推,笑着说道:“其实朕今天宣你,并不是什么大事。杨相他们向朕保举了几个年青才俊,据说都是从白马堡大营出去的。朕想起他们曾经是你手下,所以就征询一下你的看法!”(注1)

“不瞒陛下。末将去年偷懒,对飞龙禁卫整训的事情,没怎么上心。日常事务,全是靠封常清和他那麾下那帮百战老兵在做!”因为顶着一个骠骑大将军的头衔,所以高力士可以用“末将”一词来自我称呼,并不像其他内宫太监一样,直接把自己定位于皇帝的私人奴婢。“不过若是有人表现非常出色的话,末将心里也会多少有那么点儿印象!”

说着话,他探过半个身子,用眼睛往御书案上扫去。刚刚扫了没几个字,心中立刻‘咯噔’了一声,眉头紧跟着就皱了起来。

“怎么?这些人表现并不出色是不是?”李隆基的眉头随着高力士的表现而皱紧,脸上的怒气一闪而没。

“不是!末将,末将只是没想到,他们几个小家伙,居然在边军之中,也能这么快站稳脚跟!”高力士一边遮掩,一边在肚子里暗骂杨国忠糊涂。俗话说,打虎不死必受其害。咱家既然昧着良心把姓王的小家伙交给了你,你就该干净彻底的把麻烦解决掉。都身居百官之首了,居然还改不了江湖习惯。杀不了对方,就想着给点儿好处恩仇尽泯!你以为是街头混混抢地盘么?还带打完了架就摆桌子酒席把盏言欢,从此井水不犯河水的?

“你记得他们?”李隆基敏锐地察觉出高力士有点儿言不由衷,看了他一眼,目光中隐隐带上了几分凌厉。

“末将,末将的话说出来,可能,可能有点儿得罪人。这几个,这几个小家伙,当时在白马堡中,并不是表现最抢眼的。”高力士心中猛然警觉,赶紧把对杨国忠的腹诽藏好,顺着刚才说过的话给自己圆谎。

“哦?!”李隆基低声沉吟,“说说,那他们怎么会得到封常清和杨国忠两人的赏识?!”

“他们,他们……”高力士脸上的表情更为尴尬,好像非常为难一般,吞吞吐吐地说道,“陛下也知道。前年末将在白马堡奉命练兵,很多世家子弟,都把加入飞龙禁卫作为了终南捷径!这几个小家伙,都是勋贵之后,刚入军营时个个都细皮嫩肉的,没少拖累军中同僚。不过,经历了最初的几个月磨炼之后,他们倒也没给长辈丢人。后来他们追随封常清去了安西,想必因为父辈的关系,在那边也会被将领们高看一眼。立功的机会就难免比普通人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