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0章.问鼎中原 第62节(第3/5页)

到今天为止,塞外的胡族部落都知道了大汉的现状,大汉对他们的威慑力已经大为降低,当初朝中很多大臣反对征调胡族铁骑,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胡人的野心会因为大汉的衰落而膨胀,继而肯定会有人试图摆脱大汉的束缚,试图去征服大漠。今天我们如果再去调兵,等于告诉胡族诸部,大汉不仅仅是衰落,而且还要依靠他们的帮助才能生存,那麻烦会接踵而至。有些部落会以各种理由拒绝出兵,蓄积力量。有些部落即使愿意出兵,但千里迢迢赶到河西作战,消耗极大,而朝廷又不能立即补偿他们,这对他们的实力是个打击。实力弱了,就会成为别人的打击和吞噬对象,在大汉已经无力保护他们的情况下,他们可能成为大漠纷争的第一批牺牲品。失去了他们,我们就无法控制大漠,其后果非带严重。

我们必须保证大漠上有足够可以控制的胡骑,否则大漠必乱。匈奴铁骑本来是大汉最忠诚的军队,但去年的关中大战让他们元气大伤,大漠上的实力平衡因此被打破,所以我们不能再征调忠诚于大汉的部落了,比如鲜卑人射墨赐、乌丸人楼麓。我们要尽可能征调可能对大汉造成危害的部落,象鲜卑人柯比熊、拓跋韬、乌丸人蹋顿等等,但征调这些部落需要大将军亲自出面。

今大将军正在中原指挥大军攻打洛阳,没有时间北上大漠统率胡骑攻杀河西,朝廷短期内解决西疆危局的可能太小,洛阳大战也因此变得困难重重。

四月中,荀攸、徐荣书告贾诩、凌孺等西凉官吏,尽快安排西凉百姓撤离。

书告庞德、马超、韩翼等西凉诸将,务必以社稷为重,放弃个人恩怨,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徐荣急召华雄,请他屯兵于陈仓、郿城一线,随时支援西凉。

急召何风,屯重兵于关中各条栈道出口,以防汉中张鲁的偷袭,同时请他精选斥候,南下探查汉中地形。

急召将军府长史陈卫等人,请他们拟定攻击汉中之策,筹划攻击汉中的所有准备工作。待时机成熟,则急速南下汉中。

****

四月中,晋阳。

四月上,虎贲将军雷子书告朝廷。他在大漠西部和中部的胡族部落中奔走了一个冬天,但愿意出兵攻击河西的胡族首领寥寥无几。

鲜卑人弧鼎、弃沉对朝廷忠心耿耿,二话不说答应了。鲜卑人步度更在去年的关中大战损失较大,对河西的羌人心存畏惧,迟迟没有答应。拓跋韬、拓跋貉借口冬天遭受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雪灾,牲畜损失严重,婉言拒绝了。木桃、木李因为实力较弱,依附于拓跋韬,拓跋韬不答应,他们两人自然不敢出头。先零羌的狂风沙去年和河西羌人打了一仗,打输了,另外他们都是羌人,或多或少有点交情,所以也没有答应。

这么多胡族部落都不愿意出兵,雷子担心大漠安全,于是屯兵阴山脚下,放弃了西进凉州。他在奏章中说,河西羌人实力强悍,大漠各部落对能否攻克和占据河西忧虑重重。如今我们未能实施兵进河西的计策,大军无法从天穹沙漠一带有效牵制河西羌人,对西凉局势可能会带来很大影响,请朝廷速告西凉。

雷子的这封奏章送到晋阳后,鲜于辅、张燕、张辽、皇甫郦等人马上预感到西凉形势不妙,几个人急忙商议对策,但对策还没想出来,西凉就已经乱成一团了。

长公主急召太傅杨彪、丞相蔡邕、御史大夫刘和、左车骑将军鲜于辅、右卫将军张燕、大司农李玮、尚书令崔琰、中书监田畴到凤凰池议事。

几位大臣把荀攸、徐荣的联名奏章看了好几遍,心情异常沉重。

“关中大战前,大将军曾一而再再而三地书告朝廷和徐荣大人,要求务必保留西凉军队。我们是留下了西凉军队,但杀死了西凉军的统帅韩遂。我们的将士对执行大将军的命令可谓不折不扣。”长公主神情冷峻,口气极为愤怒,“现在大将军的担心变成了现实,西疆不但成了朝廷的包袱,更成了中兴大业的最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