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0章.问鼎中原 第51节(第2/6页)

“大将军,陈大人的迎亲大礼已经结束了,我们是不是也该回去了?”王当问道,“我急着要回颖川打仗,这地方我待不住了。”

“你们都不要回去了。”李弘笑道,“今年的仗,到此已经基本结束。我们在财赋不足的情况下,能提前拿下关中,占据半个颖川,已是非常幸运了。当务之急有两件事,一是增兵,二是做好打洛阳的准备。增兵一事势在必行,尤其在关中、颖川拿下,大军已形成对洛阳的包围后,更是迫在眉睫。”

“目前战场范围太大,兵力严重分散,我们只要在任何一个战场打了败仗,攻击洛阳必败。为了让朝廷尽快增兵,我们已经作了很大让步,甚至主动背上了西疆这个沉重包袱。诸位大人都知道,大汉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和我们当年出征大漠有直接关系,如果现在西疆的事处理不好,我们出兵西征,中兴大业必定受阻。相信长公主和朝中大臣们会以大局为重,以中兴大业为重,同意我们的增兵之议。”

“增兵的圣旨下达后,在座的部分大人将奔赴各地,和各地府衙一起征募兵户,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把有关兵户诸事办妥,带着新卒赶到定陶展开军训。所以,你们都不要走了,老老实实给我待在这里。”

诸将一片愣然。王当站起来就要说话,但被李弘摇手阻止了。

“洛阳难打,这一仗至少要打上半年甚至一年。因此,打洛阳的准备工作很复杂,除了粮草的筹备囤积,军械的制造,民夫的征调外,还包括西、北两疆的稳定,江淮的稳定。另外,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定都问题。如果洛阳不是大汉的都城,我们攻打洛阳的时候就没有任何顾忌,可以放开手脚打。同时,朝廷的兵事策略也将因为都城的改变而产生根本变化,尤其是对江淮、荆豫的攻击之策将进行重大调整。”

“为此,你们中的很多人将即刻返回晋阳,极力促成朝廷通过增兵之议,定都长安之议,为大汉中兴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帐内顿时议论纷纷。

“诸位大人都是各战场统军大将,你们从各自战场的具体情况出发,上书朝廷,陈述理由,要求朝廷迅速增兵,以便大军能在最短时间内围攻洛阳。”

李弘站起来,走到张辽身边说道:“文远,前几天你曾对我说过增兵的很多理由。我觉得这些理由很不错,你如实上奏。”

张辽面孔微红,躬身说道:“大将军,我不知道增兵一事牵扯极广,说了一些过激的话,请大将军谅解。”

“这不能怪你。如果你在朝堂上待一段时间,就能理解增兵的难度了。中原大战结束后,我曾就增兵的事试探过朝廷,但结果让我很失望。所以我仔细考虑了一段时间,打算利用关中大战的机会向朝廷施压。现在这个机会来了,我们要好好把握,争取尽快达到目的。”

“朝堂上的事太复杂,处理起来难度极大,时间耗费也长,如果十月之前我们不能完成增兵,明年大军攻打洛阳的时间就要延缓,所以……”张辽吞吞吐吐,后面的话半天没有说出来。

“你怕什么?有什么话不敢说?”颜良不满地瞪了他一眼,冲着李弘叫道,“大将军,我们先增兵,一边增兵一边逼迫朝廷答应。在增兵已经既成事实的情况下,朝廷那帮混蛋敢说个‘不’字?”

李弘微微一笑,指着颜良说道:“擅自募兵是谋大逆之罪。怎么,你嫌我命太长了?”

颜良不屑地撇撇嘴。

“你们中的很多人至今没有看清形势,脑子里的想法还是和十年前一样,以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全然没有半点中兴名将的样子。”李弘站在大帐中间,扫视了众将一眼,缓缓说道,“我在各种场合讲了无数次了,现在是重振社稷,是中兴大汉,不是戍守北疆,也不是割据河北称霸一方,所有很多事,很多做事的方法,包括你们脑子的观念都要改变,要有个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要稀里糊涂的断送了中兴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