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杂谈篇】 起点浪子书友整理的《大汉》大事记(第2/5页)

大汉国中平元年(公元184年)11月末:李弘亲率不足四百人,偷袭百灵牧场。此战歼敌一千余,俘虏乌延、阙机等三百余,缴获马匹千余,草料无数。

大汉国中平元年(公元184年)12月初:李弘于徐无城初见小雨,并接其至卢龙塞。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2月初:李弘升为军司马。再见风雪,得知其将嫁鲜卑大王和连,两人痛苦不堪。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3月:李弘带兵抢亲,成功,风雪远赴扶桑。此间,李弘收编卢龙塞附近马贼。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4月:李弘回到卢龙塞,开始扩军,至中旬已近两千人,编为一部,辖三曲,共九屯,每屯两百人。并初步组建“风云铁骑”。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4月末:渔阳攻防战。李弘率领骑兵两千人援救。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5月:居庸城大战。拓跋部落拓跋锋率领一万五千人联合乌丸豪帅提脱,进攻上谷郡与涿鹿郡,阻于居庸城。李弘在援救渔阳后,又赶赴居庸关。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5月末:熊霸得知拓跋锋和提脱在上谷战场失利之后,立即领军退回到白檀。渔阳战场随即以汉军彻底击败鲜卑入侵大军而结束。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6月:马城大战,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6月中:鲜卑大王和连依照惯例,离开弹汉山往西部鲜卑巡视各部。第一站,就是虬邑部落,但虬邑部落突然造反,由此引发西部鲜卑全面内战。后在慕容风调停下熄战。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7月:因舞叶部落有难,李弘前往援救,伏击和连之侄魁头大军,后将舞叶部落迁往大汉国内的野烽围。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7月中:刘虞因病请辞,并上书朝廷,李弘渔阳城解围战,陂石山夜袭敌人补给车队,鹿亭伏击慕容绩之战,桑乾河围歼拓跋韬部,葬月森林一战虽然折损了大量俘虏,造成拓跋锋再攻马城,但随后李弘率部坚守马城二十多天,逼迫拓跋大军无功而返,也算是一个胜战。在羊角山为救援入汉的舞叶部落,伏击魁头六千大军大获全胜。以上战斗加在一起杀敌逾万,俘敌逾万,故应升李弘为别司马。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7月末:得知提脱欲逃,李弘以一千六百余人阻击提脱三千人。此役,全歼提脱三千军,汉军仅生还27人,里宋等四人战死。至此幽州战事全部平息。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8月:李弘正式组建风云铁骑军,并再次扩军至一万人。将其重建为五曲,每曲辖三屯,每屯六百人。此外,亲卫屯、斥侯屯各四百人。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9月:秋收将临之际,黄巾叛军突然爆发。冀州博陵张牛角再举黄巾大旗。中山黄龙,张白骑,常山褚飞燕,孙亲,王当,赵国杨凤,左校等数十股黄巾势力随即围聚在张牛角旗下,聚集五六十万人,横扫大半个冀州。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9月中:天子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副,西上长安,率军剿灭叛军。同时迁升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统归张温节制。朝廷迁钜鹿太守郭典为冀州牧,统领冀州军政,剿杀中山,常山,赵国,钜鹿一带的黄巾余孽。复迁刘虞为甘陵国(即后来的清河郡)相,率部扑灭东武一带的黄巾军。同月,天子升李弘为行厉锋校尉。

大汉国中平二年(公元185年)9月底:黄巾军大帅张牛角突然发动了对幽州的进攻。幽州第一大郡涿郡首当其冲,北新城被攻陷。同月,李弘回军徐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