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崛起三河 十八 元康初战(第3/7页)

利家说到这里,波太郎用扇子遮住了脸,他已经非常清楚利家要表达的意思。

“去绪川的乾坤院?”

“是。我们已经参拜了赖朝公的墓所大御堂寺,祭祀过时宗公漫游时的道场——闻名天下的大滨称名寺。我们想在流浪生活中多少得到些大德大贤之道。听说结川乾坤院的住持也是闻名遐迩的圣贤,连京都人都仰慕不已。希望夫人能美言几句,让我们前去参拜。”於大没有立刻回答。她那显得愈加成熟的眼神忽地从利家身上转向久六,“织田大人会允许吗?”

“他大概会任夫人决定。”

於大静静地点点头。看到她还在犹豫不决,十一岁的阿松突然请求道:“我也想看看那个大菩提寺,请带上我。多谢了!”

他们的目的大概不是去看菩提寺,无疑是想去和从大高城返回的元康见面。於大微笑了,她很清楚他们和元康见面的目的。

她曾经热切地盼望着这一天。那个让她牵肠挂肚的儿子,让她心甘情愿将衣物饭食偷偷送到热田的儿子,哪怕只是看上一眼,於大也已心满意足。然而为时过早,还远不是可以尽叙天伦之乐之时。元康还是信长的敌人,他战胜了信长,正在返回途中。如事后被无端怀疑,将给人摧毁久松家的口实。

於大静静地点点头,她好像已经打定主意,脸上浮现出明快的笑容,轻声道:“难得你们这么虔诚,我们都是佛陀的子民,我绝没有拒绝你们的理由,就让我给你们做向导吧。”於大的猜测是对的。前田又左卫门利家是想安排於大和元康暗中见面,从而向元康转达信长的好意。利家认为这一切在今川义元进京时,会给织田氏带来利益。另外他也猜透了爱智十阿弥的用意,想一个人圆满地完成两个人的任务。

当於大承诺带利家两人去绪川时,竹之内波太郎不禁站了起来。这个很少表露感情的男子,此时不知在想些什么,竟显得唐突。

“告辞了。”他匆匆说道。久六赶紧送他到大门口。“多管闲事。”波太郎朝屋内努努下巴,取过鞭子向马厩走去。不知他是在说利家还是在说於大。

天空乌云密布,湿热的风吹拂着大地。久六也跟了出来。他目送波太郎的马消失在门前的松林之中。波太郎半道在马鞍后树起一面小小的红旗。不知内情之人,只道那是个毫无意义地飘扬在马背上的红布条。

波太郎不走大道,而是纵马穿越村落,直到发现前面无路可走时,才纵马回来。他来到桶狭间之水与境川交汇的小石原一带时,方才下马,大步流星钻进绪川边摆渡人的小屋中。

“熊若宫来了。”里面团团围坐的五十来个摆渡人,赶紧向波太郎躬身施礼。

“准备动手。”波太郎道。

“敌人是谁?”

“待冈崎人返回时,袭击他们。如问你们是谁,就说是刈谷水野家的伏兵。但不要追击。”

“我们是刈谷水野家的人,不追击。”摆渡众人重复了一遍,立刻驾起小船,向上游而去。

这一带的船夫、百姓和豪杰,多在波太郎的控制之下,更准确地说,这些人是时常袭击军队的百姓。

随着战争形式的变化,领主随时可能变换。敏锐地觉察到百姓不安的波太郎,用武器和智慧把他们组织了起来。在饥荒之年,就从难波城和坍港走海路运来粮食;在名号上,则自称为南朝遗民,暗地里传些神道信仰。因此,西三河到东尾张一带的居民,在成为领主的子民之前,就已经是波太郎的属下了。但是,本来主张将元康平安送回骏府的波太郎,为何突然决定在冈崎人返回途中予以突袭呢?而且,这一切都是打着元康的舅父——水野下野守信元的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