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崛起三河 十八 元康初战(第2/7页)

久六接过了话茬:“如若今川氏要将粮草运进大高城,我方势必立刻包围并攻占鹫津和丸根两个要塞,但据说,松平军却突然攻占了寺部城。”

“寺部城?”

“寺部城向鹫津、丸根求救。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他们立刻向寺部派去了援军,却只见处处浓烟滚滚,敌人全无踪影。于是人们认为,元康佯攻寺部,实取大高,立刻扑向大高寻找元康的主力。到大高城一看,元康早已将扮成主力的粮草队带进城内。佐久间大学、织田玄番等久经沙场的战将,也都不禁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真是太意外了!”於大的双眼中满是泪水。

为了进入大高城,佯攻寺部,将织田军诱至寺部,旋回师趁机进入大高城,这的确是声东击西的高明战术。

於大仿佛看见了十八岁的元康立在阵前指挥作战的情景。不,她幻想中的元康,其实并不是元康,而是她先前的丈夫松平广忠的英姿……“哦,佐久间和织田玄番也……”她不好意思说他们被自己的儿子打败了,而是若有所思地重重叹了口气。

波太郎突然说道:“信长好像认为元康会首先攻打鹫津,当丸根军队前去支援鹫津时,再趁机进入大高城。总之,这一战在我看来十分有趣。”

“有趣?”利家讶然道。波太郎满脸笑容道:“松平次郎三郎元康的实力,让今川义元和织田信长都见识到了。他顺利地通过了武将初试。有趣的是,敌人和盟友同时认可了元康的实力。”归根结底,他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如谁能与松平元康结为盟友,他必将成为天下的霸主……这一战,对于松平元康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有趣,有趣。”

波太郎对织田氏的冷淡态度令利家大为不快,“你认为会那么容易将进入大高城的松平军放回冈崎城吗?你不觉得途中已埋伏了野武士吗?”

波太郎轻轻摇了摇头,“不会。”

“为什么?”

“既然是有趣的苗子,就最好别采拔。在你还没有看见花时,就断定它为毒草,未免显得太性急太愚蠢了。”

利家歪头沉思起来。波太郎似乎认定今川和织田两家在今川义元进京时势必开战。那一战将最终决定这水火不容的两家的命运,而新的格局将会产生新的对峙。为了那一天,还是放元康一马为上策。既已明白这个道理,利家也就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如今他只想设法使於大相信,信长对元康并无恶意。

利家似已忘记了自己是被驱逐之人,“如夫人所知,我们主公是心胸开阔之人,说不定此时正在清洲城里为元康举杯祝贺呢:‘竹千代赢了!那是我的兄弟。’”

“是吗,居然会那样……”

“不,因为冈崎人没有伤亡,织田军也没有伤亡,主公的心情定会十分轻松。主公对元康抱有特别的好感。”

波太郎从晃动的扇子后面,仔细观察着於大表情的变化。

於大的心情很复杂。骏府的今川义元好像认为自己在和织田氏的决战中绝不会落败。但对于织田氏,接下来的这一战,将是决定他们能否继续立足于天下的关键。

正因如此,双方无疑都会用尽心机。信长特意将竹之内波太郎邀请到清洲,大概是想利用他控制领内的野武士、农民、刺客诸势力,以免他们在今川前来进攻时扰乱后方。而前田又左卫门利家被主人驱逐,流浪至此,是否也别有用意呢?所以,她每说一句话都十分谨慎。如信长明显有求于元康,自然另当别论;但如果信长认为於大和元康之间还在断断续续保持联系的话,或许将有大祸临头。

“听说久松夫人是水野家的人。水野家的家庙乃是绪川名刹乾坤院,您能在扫墓时顺便带我们夫妻前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