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河桥(第3/4页)

丁耀亢的《续金瓶梅》也说是有三座桥,却是金、银、铜,统称为奈河桥了。但这桥对于没有资格过桥的罪魂却是看不见的,他们只能泅水过河:

这奈河是北方幽冥大海内流出一股恶水,绕着东岳府前大道,凡人俱从此过。只有三座桥:一座金桥,是佛道、圣道、仙道往来的;一座银桥,是善人、孝子、忠臣、义士、节妇、贞夫往来的;又有一座铜桥,是平等好人,或有官声,或有乡评,积德不醇全,轮回不堕大罪,或托生富家、转生官爵,或女化男身、功过相准的,才许走这桥。各有分别。这桥神出鬼没,该上金桥的,一到河边,金桥出现,即有童子引导;不该上桥的,并不见桥,只是茫茫黑水,滚滚红波,……

但《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八十七回中的奈河上却只有一座桥,只有好人可过:

只见前面一条血水河,横撇而过,上面架着一根独木桥,围圆不出一尺之外,圆又圆,滑又滑。王明走到桥边,只见桥上也有走的,幢幡宝盖,后拥前呼。桥下也有淹着血水里的,淹着的,身边又有一等金龙银蝎子,铁狗铜蛇,攒着那个人,咬的咬,伤的伤。王明问道:“姐夫,这叫做甚么桥,这等凶险?却又有走得的,却又有走不得的。”判官道:“这叫做奈河桥。做鬼的都要走一遭。若是为人在世,心术光明,举动正大,平生无不可对人言,无不可与天知,这等正人君子,死在阴司之中,阎君都是钦敬的,不敢怠慢,即时吩咐金童玉女,长幡宝盖,导引于前,拥护于后,来过此桥,如履平地。若是为人在世心术暗昧,举动诡谲,伤坏人伦,背逆天理,这等阴邪小人,死在阴司之中,阎君叱之来度此桥,即时跌在桥下血水河里,却就有那一班金龙银蝎子,铁狗铜蛇,都来攒着咬害于他。”

清人小说《青楼梦》第三十六回中所说奈河桥也是只有一座,高有百丈,阔仅三分,如同在长江三峡上空架了一条铁索,亡魂无论善恶都是不好过的。而桥下的水却是“血污池”,里面沉溺着无数男女。同是奈河桥,就有这么多不同的说法,真是让人无可奈何了。

说起“奈何”,陈叔文《回阳记》说进了鬼门关,便见有一座桥,但桥上却分为三条道,其中一道就名唤“奈何”。而桥下之水广数十里,也不叫奈河,却叫“苦海”。编鬼故事总要标新立异,否则就难以引人注目,但每个人都随心所欲地编起来,结果往往和诸色王麻子的剪刀铺一样,让人无所适从,只感到所有的招牌全是骗人了。

守着长江的鬼城酆都似乎没听说有奈河一景,人间的奈河要到另一座不大成功的“鬼山”泰山脚下去寻找。因为最晚到了元明之际,人们就把奈河当成冥府的标志性景观移到山脚下了。《新编连相搜神广记·后集》:

李琚,本卫州三用人。周世宗朝为将,善骑射,于国有功。后因病至重,有问疾者甚众。公无别语,告众曰:“我授山东渿河将军也。”言讫公卒。后人立祠于此。至唐玄宗开元年(原文如此)封为灵派将军,宋真宗大中祥符间封为灵派侯。

这位渿河将军是五代时人也好,宋真宗封侯也好,都是后世传说,靠不住的。可以确信的就是《搜神广记》的编写者是元人秦子晋。而明人查志隆《岱史》卷九进一步落实了渿河的位置:

灵派侯庙在州城渿河东涘。其神旧名渿河将军,后曰通泉侯。

顾炎武《山东考古录》有“辨渿河”一条云:

岳之西南,有水出谷中,为西溪。自大峪口至州城之西而南流入于泮,曰渿河。其水在高里山之左,有桥跨之,曰“渿河桥”,世传人死魂不得过而曰“奈何”。此如汉高帝云“柏人者,迫于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