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八章 决战黄海(第4/8页)

这是一场典型的遭遇战。

在开打之前,个人认为很有必要先做一件事,那就是把两军的基本战斗力数据给罗列一下,这就好比你跟人或是看人PK的时候,总得知道双方攻击力各多少暴击各几何,不然被人会心一击打得倒地不起了却连别人攻防数字都不知,岂不是太冤太糊涂了。

当日黄海,清日两国各有主要(注意主要二字)舰船12艘,就数量而言倒是对等的。

其中,大清的旗舰是传说中的定远号,排水7335吨,最大炮力是300(mm)×4(门),速度14.5节。

然后是镇远号,它的三项数据与定远号完全一致。

接下来,是来远(2900,210×2,15.5),经远(2900,210×2,15.5),靖远(2300,210×3,18),致远(2300,210×3,18),平远(2100,260×1,11),济远(2300,210×2,15),超勇(1350,100×2,15),扬威(1350,100×2,15),广甲(1296,150×2,15)和广丙(1000,120×2,17)。

括号里的数字从左到右分别是排水量(吨),最大炮力(口径mm×门数)和速度(节)。

此外,广甲跟广丙都是铁骨木皮,和之前在丰岛冲自爆的广乙一样,都是从福建水师那儿给调拨过来的。

日本方面,旗舰是三景舰之首的松岛舰,排水量4278吨,最大炮力32(mm)×1(门),速度16节。

其余的11艘,分别是严岛(4278,320×1,16),桥立(4278,320×1,16),扶桑(3777,240×4,13),千代田(2440,120×10,19),吉野(4216,150×4,23),浪速(3709,260×2,18),高千穗(3709,260×2,18),秋津洲(3709,260×2,18),比叡(2248,170×2,13),赤城(623,120×4,10)和西京丸(4100,120×1,15)。

如果你觉得最后那艘西京丸看着相当眼熟的话,那就对了,因为此船正是当年金玉均坐着去上海的那艘商船,被改造成了军舰,专供前海军大臣,时任海军军令部部长桦山资纪坐着亲临战场。

虽然听起来挺危险,但桦山部长说了,爷不怕。

这里要插一句的是,双方尽管数量上都是12艘,但编队方面有点不同,日本那边我们已经说过了,有本队,游击队跟别动队,其中本队的军舰有松岛,严岛,千代田,桥立,比叡和扶桑;游击队由吉野,浪速,高千穗和秋津洲组成;别动队就两艘,西京丸跟赤城。

而北洋水师则分了四个编队,分别是中央队,右翼队,左翼队和别动队,中央队为全军核心,就两艘船,定远和镇远;右翼队四艘:扬威,超勇,经远和靖远;左翼队也是四艘:来远,致远,济远和广甲;别动队两艘:平远和广丙,同时附带两艘鱼雷艇。

以上就是两国当天的数据,我们先做一个初步的分析吧,从表面上看,北洋水师貌似占了不少的优势,因为无论是最大的军舰还是最强的火炮都在他们那一方。

如果这是一场游戏的话,那么北洋就是战士,在防御力和攻击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而日本的优势,则在于速度,如同刺客。

除了表面上的航速普遍要比对方快出两三节而吉野号更是以23节的速度居于两军之首外,联合舰队还具备了另一个速度方面的绝对优势——攻速。

游戏宅应该都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宁可放弃100点的攻击力也要多加10点的攻击速度。

举个例子,你一秒钟能打我一拳,每拳我掉20点HP;而我每秒钟能打你五拳,每拳你掉10点HP,纵然你的HP是我的两倍,我们俩谁死得更快?

尽管大口径火炮数量确实不是北洋的对手,但在中口径火炮方面,联合舰队占有了对方根本无法比拟的优势,清国海军在10分钟里,120mm及以上口径的火炮总共能发炮弹274发,而日本人在这方面的数据则是2520发,火力输出基本在1比10左右。

其实李鸿章早在开战之前也说过,日本人炮速为我方十倍,不能轻易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