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八章 惊天巨变(第5/7页)

长州藩位于今天日本的山口县一带,藩主姓毛利,他们的藩祖是被誉为“战国第一智将”的毛利元就。

他们家最强大的时候,曾经占了日本中部地区(简称中国)百分之八十的土地。

元就死后,继承人是他的孙子,叫做毛利辉元,这个人总的来说一句话,心比苍天高,手比豆腐软。没什么那本事却还总想做老大。

话说在当年的关原合战中,虽然表面上看是由德川家康对阵石田三成,其实石田三成虽说是丰臣家的代表,但其实也就是个战场总指挥,西军的真正最高统帅,是毛利辉元。

那时候请他来做西军的总大将一开始他还摆着个架子不肯来,最后石田三成承诺,一旦打败德川家康,就让毛利家成为日本第二大家族,仅次于丰臣家,这位大爷这才答应参战。

但结果是他们打输了,战败的直接原因是毛利家的分家小早川家的当主小早川秀秋——这孩子在战斗最白热化的时候临阵倒戈,从石田军跳槽到了德川家,导致石田一方瞬间兵败如山倒,一切幻想皆化为泡影。

不过虽说如此,可毛利家在战后还是受到了相当大的惩罚,长州藩原本120万石的领地被削减到了30万石,一下子就穷掉了。

从此,长州藩就恨上了幕府。

扳着手指头算算,这仇已经两百多年了。

尽管俗话说仇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化,但这种情况似乎永远只出现在八点档的肥皂剧里头,事实的情况是,尽管几百年过去了,可长州对幕府的仇恨是有增无减,并且在幕末的时候,达到了最高潮。

在长州藩,尊王这个概念是被很大程度上歪曲了的,原本的“敬重尊敬皇家”这个概念,被很多痛恨幕府的年轻武士刻意曲解成了要以皇家的名义推翻幕府。

这显然得归功于吉田老师的谆谆教诲。

最后一个萨摩藩,其实纯属凑热闹的,说好听点叫紧跟时代步伐,说难听点就是想趁着时代的潮流捞点好处。

至于京都,则是各路尊攘志士的聚集地,因为那里住着孝明天皇——你既是自称尊王,总该在有王的地方待着吧。

不过这里有一个矛盾的地方,那就是当时日本的京都里头,是没有外国人的。

也就是说如果你一定要在京都混的话,那就只能尊王无法攘夷,你一定要攘夷,就别在京都住,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者只能选一。

但这显然难不倒机智的尊攘志士。

他们很快就想出了变通的办法,那就是杀汉奸,哦不对,日奸。

在京都,有很多人都倾向于幕府的方针政策,也就是不要一味地跟外国人死磕,而是先开国,再图其他,这些人里有公卿,有商人,甚至还有农民,但在尊攘派眼里,他们都是和夷人串通一气之辈,等同于夷,该攘。

而攘夷的具体手法则是砍人,专业名称叫作天诛。

通常这两个字被尊攘派用于砍人之前,高高地挥起手中的刀,快要劈下去的时候大喝一声:“天诛!”然后再一刀子下去,血肉四溅。

这话的意思就是,虽然是我砍的你,但是真正杀死你的不是我,是老天爷。

换言之,你遭天谴了,你干的坏事儿太多了,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所以派我来做了你,我是正义的使者,替天行道来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幕府开国,是日奸,该杀,你支持幕府,所以你也是日奸,所以也该杀,你支持公武合体,说明你心里还有幕府,是日奸,同样该杀,幕府高官昨天上了厕所,你也上了厕所,所以……总之,只要扯上了幕府啊日奸之类的这种帽子,那就是一个字——杀!两个字——天诛!

幕府开国到底对不对,我想显然是对的。

你要觉得不对,觉得是软弱的是卖国的,你要坚定地认为在19世纪快20世纪了仍旧应该闭关锁国拒洋人于门外才是正道,那我也没话说,毕竟个人有个人的想法,但在我看来,幕府开国,是完全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