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叁 第六章 国姓爷来访(第6/8页)

同年,隆武帝战败出奔江西,但最终仍是兵败被俘,明朝遗老不得不再立朱由榔为帝,元号永历。

田川松死的时候郑成功正在金门,收到噩耗的他发誓和满清势不两立,不过郑芝龙此时已经率部投降,自己手头的人马又少得可怜,要想反清复明那无异于瞎扯淡,而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又太费时间,要想短平快的话,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外援,借个万儿八千兵马的先打起来再说。

关于求援对象,最合适的显然是郑成功的出生地——日本,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周边文化相近又能打且又跟他本人有着各种缘分的国家只此一个。

与此同时,尽管自朱元璋开国之后明朝就跟日本之间各种深深的孽缘,但在这亡国关头,大明的遗臣们还是一致认为,最有打退满人实力且和我泱泱中华最能产生共鸣的国家,唯有日本。

于是,背负着家仇国恨的国姓爷就这么上路了。

面对远道而来的郑成功,德川家光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不仅安排了盛大的酒宴款待,还和对方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会谈,虽然在谈话的过程中,家光的表情比较淡然,除了侧耳聆听之外一般不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从总体来看,双方的这次见面还是很愉快的。

所以郑成功也很愉快,他在宴会上把反清复明事业的前途说了个花好稻好,并且反复强调明朝,日本,都是中华正统,满清女真,则是不要脸的蛮夷,所以如果日本愿意出兵帮助自己打败女真人,那么将来大家就真正是一家了,很多事情也都好商量了。

这里的“很多事情”他没明说,不过任谁也能想得到,不外乎事成之后国家利益让你沾点边儿而已,其实政治就跟做生意一般,今天你入股帮我,明天我给你分红。

当天晚上的宴会结束后,德川家光召开了重臣会议。

议题无须重复,而家臣们也迅速地分成了两派:支持派和反对派。

支持出兵救援的理由主要有两方面:道义方面和利益方面。

从道义上来讲,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宛如兄弟,尽管哥俩之间架没少打,可终究是一脉相传的好兄弟,现在冷不丁地从那关外冒出来一股人马跑哥哥家里烧杀劫掠甚至鸠占鹊巢,做弟弟的怎么着也不该抄手看着不是?总得做点什么。

而从利益的角度来看,不管什么时代,想把手伸长到中国大陆来的日本人向来都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是很多人的梦想,现在平白无故得了这么一个能光明正大带着兵踏上中国土地的机会,实在没有理由放弃。而且一旦帮助郑成功复国,那么幕府将会是南明的恩人,到时候想要从中国那里得到点什么,岂不非常简单?退一万步说,即便南明出尔反尔,说好了的东西不给你,那也无妨,毕竟派过去那么多兵,真要闹腾起来,自己绝不会吃亏,甚至中原大地鹿死谁手,都可能成为一个未知数。

更何况女真人新来根基不稳,战斗力也并非传说中的那么逆天,日本若真是派兵迎战,胜算并不小。

所以在那天的会场上,支持派一度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无论是人数还是理论。

顺便一说,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叫井伊直孝,是德川四天王之一井伊直政的儿子。

他的意思是不管怎么样,派一支军队跑到别人的国土上驻扎着,总归是有好处的,打赢满清,南明会给好处,当然这个难度比较高,所以最可取的做法应该是漂洋过海到中国后,调转枪头帮大清打南明,如此一来好处更稳更多,这些还都是眼前利益,万一上苍开眼天佑我大和,让明国跟满清打个两败俱伤,再由我日本军里应外合逐鹿中原,那就真的是做梦也不敢想的大好事了。

这应该是日本立国一千几百年来第一次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中华大陆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