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三章 和风压倒唐风(第6/9页)

还是老规矩,一样一样地说。

首先是和服。所谓和服这个称谓,其实是明治维新之后想出来的,因为当时的日本处处在和西洋列强较劲,说是模仿着洋人搞维新,但心里总是不肯服输的,总觉得自己国家也不是没有好东西。为了体现出日本的好,他们针锋相对地把一些东西刻意地给区分出日本的和外国的。因为日本人自称大和民族,所以日本的东西也被叫做“和物”,比如和室,就是指配备了榻榻米等日式家具以及用日式装潢的屋子。

和服则是用来针对晚礼服、西装、衬衫、领带等西洋服饰的“洋服”的产物。在此之前,这种日本传统服饰的名称一般被叫做“吴服”或者“着物”。

为什么叫吴服?

这还要从邪马台时代说起,曹睿曾经送过数批工匠过去日本,这其中包括了一批织布方面的行家,也正因为有了他们,日本人才开始穿起了经过手工裁剪的衣服。

因为织布工匠们大多来自于中国南方的吴地,所以他们织出来的衣服便被叫做吴服,这批人在日本得到了史无前例的重用,后来还专门赐他们姓氏,叫做服部,就是专门做服装的部门。有个著名的忍者叫做服部半藏,他们家祖上就是中国跑日本来做衣服的。

所以你可以去看早年的和服,基本都带有强烈的中国江南风格。

到了奈良时代,也就是那段著名的全日本人民学大唐的岁月,某一年唐玄宗在接见某个遣唐使团的时候,赠予了他们大量的唐朝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所以几乎就是在当年,日本举国上下便全都开始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

国风文化开始之后,跟别的东西一样,和服也进入了一个倾向于日本本土文化的发展趋势,其样式不断发生着各种改动,但高层所用的宫廷服饰带有隋唐风格的特色却已经成了定型,再变却也不离其宗,所以也被叫做“唐衣”。

唐衣有很多种,其中最极品的,叫做十二单。

所谓十二单实际是一种穿着方式而不是顾名思义的十二层单衣,说的是在单衣上叠十二层被称为袿的服装,袿轻薄透明,多层袿叠起时仍然能隐约看见单衣或表着的颜色,倍添朦胧恍惚的美感。

当然,这是女装。

这种也被称为五衣唐衣裳的服饰,至今仍是日本宫廷规格最高的正装,当年更是如此,绝非一般人穿得起,就算是贵族家的小姐,有时候也只能穿穿五单六单,就是叠五层或者六层袿。

顺带一提,现代汉服和现代和服实际上是同一个根源下的两个分支,并不存在谁起源于谁的说法,事实上和服在后来还一度受到过西洋服装(主要是葡萄牙)的影响,它和日本文化一样,也是一种多元化的东西。

接着是阴阳道。最早的起源是中国周朝的阴阳五行学,飞鸟时代之前就被传入了日本,然后结合了日本本土的神道教、朝鲜半岛传来的佛教以及中国传来的儒家思想、风水学等,杂烩成了一种新的东西,即阴阳道。

在近代科学尚未导入日本的那个时代,阴阳道堪称是无所不能的,从测天气到看风水,从算国运定历法到杀妖孽于无形,几乎样样都能用上阴阳学,深受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王公贵族的欢迎。

玩阴阳道的人被称作阴阳师,而提起阴阳师,知名度最高的当然是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的那个安倍晴明了。

此人生于延喜二十一年(公元921年),正是国风文化席卷全日本的时候。

之前也说过了,他应该是阿倍仲麻吕的子孙,看了从吉备真备那儿弄来的那本《金乌玉兔集》之后,一跃成为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三百年后三百年无人能够超越的超级大神棍,然后通过自己的神力加努力,再趁着国风文化运动的这股风,将原先不过是洒圣水跳大神之类小把戏的阴阳道,发展成了敢和日月争青天的神之学问。